关于声频的诗词(786首)

461 《郝琰公墓下作》 明·曹臣

郝之玺,今已矣。
忆君弃我已三年,一棺裹骨黄泉里。
我欲呼君君不起,惨柏悲松声聃耳。
几茎瘦草不成丛,是我频来泪浇死。

462 《题王高翰单于昭君夜坐图》 明·曹孔章

天如穹庐塞云黑,胡地寒多胡草白。
阴山积雪不曾消,马潼驼峰作常食。
一身不幸颜如花,一朝飘泊在天涯。
宫中不识天子面,哪知世有呼韩邪。

463 《元夕赐观灯诗(三首)》 明·陈敬宗

中使传宣宴百官,珮声遥集五云端。
酒倾绿蚁开金瓮,馔脍苍麟奉玉盘。
宝帐春回频送暖,瑶台雪霁不生寒。
侍臣沾醉蒙恩德,更敕都人近御看。

464 《长干宝塔放光偈》 明·等慈润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465 《凤凰台》 明·董儒

台上吹箫作凤声,凤凰相应共和鸣。
一从仙侣乘云去,几听遗音傍月明。
芳草洲前闲宿鹭,乌衣巷口语流莺。
可怜虎踞山边土,频筑南朝六代城。

466 《辽阳行寄王子幻》 明·顾养谦

八月辽阳北风烈,万树秋涛卷黄叶。
青天净洗浮云空,朔漠一扫胡尘灭。
几回回首江南游,题诗却忆三年别。
三年别君音信稀,故人念余余更切。

467 《紫陌行》 明·韩上桂

圣朝明日丽中天,汉代祥云接御烟。
百二关河开锦绣,三千龙虎护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娈,洛渭风尘同眷恋。
但学吹箫驾碧空,岂惜鸣銮买歌扇。

468 《哀江头》 明·何白

飞云渡口西风急,津吏停桡刺船立。
始阳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为言阿父守南康,双旌五马烂生光。
宁知廉吏反成罪,诸孤藐尔身凄凉。

469 《赠东林球侍者》 明·空室禅师

天球卞璧为世瑞,遇贵则贱贱则贵。
形山之宝迥不同,赫然谁敢当头觑。
我笑庐山十八贤,莲漏声中门眼睡。
独有渊明解见机,瞥尔攒眉便归去。
上人亲自山中来,老我不必频频举。
铁牛耕破舌头皮,有口莫吸西江水。

470 《有感》 明·李时行

三辅频年说募兵,黄龙羯虏几时平。
儿童月下吹芦管,半是秋风塞上声。

471 《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王元美徐子与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誉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
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
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
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

472 《雨中怀郑成昭》 明·林大辂

径竹色逾净,窗蕉声转寒。
流年频闭户,世事偶凭阑。
绕郭见秋水,喧江闻暮滩。
石村云卧者,迟尔话悲欢。

473 《湘南杂咏(三首)》 明·刘三吾

遣使频年赴帝京,名为计事岂真情。
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诸镇一如唐末岁,孤忠谁是李长城?山河依旧天如水,愁
听寒鸦日暮声。
¤

474 《醉歌行赠周仲常归九江兼柬许天启汤又新二山》 明·刘崧

奉君千斛酒,不尽万古情。
但令日日事狂醉,何用身后留空名。
汉家当时重公卿,天子亦复称圣明。
相如徒为茂陵稿,贾谊终作长沙行。

475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 明·陆师道

阖闾城西佳山水,况复秋清风日美。
百斛游船稳于屋,锦帆瑶席空明里。
黄山西转古横塘,五坞云深盘上方。
飞桥连跨石湖口,螭影相衔明镜旁。

476 《官军后还西涧草堂》 明·马治

干戈一为用,十室九不完。
东西南北人,坏屋敢求安。
昨闻府兵下,徒跣入荆菅。
一市人尽虚,衡门驻旌竿。

477 《寄黄钟梅比部》 明·明沈定王

芙蓉双阙散晨褷,遥忆仙郎寓直归。
风度莺声过御苑,青分柳色上朝衣。
开帘清署文流集,点笔闲窗春鸟啼。
为念故人频问讯,析津南望有鸿飞。

478 《寄邵德昂》 明·沈应

高隐青门不识尘,碧桃花下白纶巾。
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声米舍人。
半板水扉兼竹净,一间草阁与山邻。
闲情不及鸥先往,几度相思入梦频。

479 《偶然作》 明·盛时泰

酒醒闻雨响,况复在山村。
木叶知时序,鸡声识晓昏。
七弦频寄兴,二亩足为园。
清净元无字,逍遥剩有言。

480 《弘慈寺别沈元戎》 明·苏澹

萧寺送行频,蝉声入座新。
夏云骄酿雨,关树远通津。
门外长安路,樽前出塞人。
愿分双宝剑,万里静胡尘。

* 关于声频的诗词 描写声频的诗词 带有声频的诗词 包含声频的古诗词(7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