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半日的诗词(897首)

701 《次韵寄答一初因怀南竺具庵老人》 明·南洲法师

自笑还乡野性慵,有怀多为白头翁。
山楼半照崦嵫日,海郭孤吟舶趠风。
贺监祗应归镜曲,征西也复念谯东。
凄凉莫话平生事,空易魂消苍莽中。

702 《郊居秋晚有怀苏雪溪》 明·沈愚

半生踪迹叹蹉跎,对景其如感慨何。
浮世交游黄叶散,故乡烟水白云多。
树衔斜日低临海,风送归鸿早度河。
念尔貂裘犹在客,后时应赋《式微》歌。

703 《皇夫叹》 明·孙宜

岁当己亥三月初,天子南幸鄢郢都。
飞书走檄连日夜,藩司之使催皇夫。
编氓土著签不足,流居浮户贴始敷。
索资要赂弊难竟,私有里甲公吏徒。

704 《题画》 明·荪谷

绿杨闭户是谁家,半出红楼映断霞。
无赖流莺啼尽日,晚晴门巷落花多。

705 《题胡廷辉画梨园图》 明·童冀

君不闻昔年天宝全盛时,梨园玉雪千万枝。
君王夜入月宫去,后庭愁损千蛾眉。
银桥阁道相联络,十二阑干倚寒玉。
归来不忆天上游,独记《霓裳羽衣》曲。

706 《三十五初度》 明·王鏊

人生七十古来少,嗟我如今已半之。
来日更添如许久,余生能得几多时。
功名似昚长遭退,学问如船逆上迟。
万事悠悠只如此,青山能负白云期。

707 《送吕巨源明府之上海令予尝同事棘闱》 明·王留

严寒难怪马身僵,候令披衣敢避霜。
驿舍孤灯强半黑,村园残叶不多黄。
海鱼来往乘潮汐,巢鸟高低识雨旸。
到日好凭官阁望,飓风吹过疾帆樯。

708 《述怀(二十年作)》 明·王璲

蚤年蔑知识,负志颇傲岸。
每鄙子张辟,常嫌仲由喭。
浩气逸虹蜺,高情薄霄汉。
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

709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 明·魏观

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
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鹜。
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
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

710 《花朝》 明·吴稼竳

日气朝青池上波,交交啼鸟傍池多。
三春花事终难负,二月风光半未过。
土俗岁时存旧记,闺人单夹制轻罗。
正怜一树樱桃放,桃李相催奈若何。

711 《春署》 明·尹伸

三日癖深居,案头尘一斛。
檐溜如许长,种雪销春旭。
眼厌短衣囚,庭余半死木。
未知桃与杏,何处较红绿。
数年多快游,冥罚就羁束。
小食神仙字,聊以砭凡俗。

712 《哭许阿大灵长》 明·虞淳熙

病眼昏如雾,变雨洒絜霖。
闻子畀过门,椎枕一声哭。
龙井张春筵,送客仰华屋。
长揖辞此世,云返下宫宿。

713 《堂成漫兴四首》 明·赵南星

懒啭莺潜密叶,多情蝶访幽花。
城上半规日落,村中一缕烟斜。

714 《深秀亭暮春述怀》 明·志琼中公

空庭雨湿聚华茵,回首东风忆远人。
玉砌香消行迹断,雕阑吟彻别愁新。
楼台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旧日春。
归燕多情还恋主,衔泥双拂画梁尘。

715 《小李将军金碧山水图》 明·周玄

池岛疑秦属,云山似洛疆。
四围青嶂合,一望绿川长。
野浦全春树,人家半夕阳。
峰峦看似绣,草木讶闻香。

716 《留别道恒》 明·宗乘

浪迹兼多病,相看独尔真。
同消半载日,弥重一生身。
凉月舟前路,秋风别后人。
所怀应自得,情忘莫沾巾。

717 《古风其十八》 唐·李白

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
暮逐东流水。

718 《游金山寺》 宋·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719 《食槟榔》 宋·苏轼

月照无枝林,夜栋立万础。
眇眇云间扇,荫此九月暑。
上有垂房子,下绕绛刺御。
风欺紫凤卵,雨暗苍龙乳。

720 《南堂五首》 宋·苏轼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 关于多半日的诗词 描写多半日的诗词 带有多半日的诗词 包含多半日的古诗词(8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