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师的诗词(333首)

101 《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准大师诗序有寄》 唐·齐己

一千篇里选,三百首菁英。
玉尺新量出,金刀旧剪成。
锦江增古翠,仙掌减元精。
自此为风格,留传诸后生。

102 《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弟》 唐·齐己

一炉薪尽室空然,万象何妨在眼前。
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
山门影落秋风树,水国光凝夕照天。
借问荀家兄弟内,八龙头角让谁先。

103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 唐·齐己

疏篁抽笋柳垂阴,旧是休公种境吟。
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右军书画神传髓,康乐文章梦授心。
销得青城千嶂下,白莲标塔帝恩深。

104 《寄蜀国广济大师》 唐·齐己

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
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声。
满国繁华徒自乐,两朝更变未曾惊。
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

105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 唐·齐己

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106 《答文胜大师清柱书》 唐·齐己

才把文章干圣主,便承恩泽换禅衣。
应嫌六祖传空衲,只向曹溪求息机。

107 《寄怀曾口寺文英大师》 唐·齐己

著紫袈裟名已贵,吟红菡萏价兼高。
秋风曾忆西游处,门对平湖满白涛。

108 《满江红(赠豫章尼黄心大师尝为官妓)》 宋·葛长庚

豆蔻丁香,待则甚、如今休也。
争知道、本来面目,风光洒洒。
底事到头鸾凤侣,不如躲脱鸳鸯社。
好说与、几个正迷人,休嗟讶。

宋词精选女子思念

109 《特吟诗二首送英公大师》 宋·苏易简

乘舟南去唯寻酒,上马西行只咏诗。
醒醉去留皆遂意,如斯方信是男儿。

110 《特吟诗二首送英公大师》 宋·苏易简

祝融峰上曾传纳,太一山前旧结庐。
两地逍遥已三纪,争教肯在帝城居。

111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宋·叶清臣

江水望不极,杨花江面飞。
春风自无定,远客又言归。
景胜诗逾老,心冥语亦稀。
从来林下意,为谢北山薇。

112 《赠惠律大师》 唐·刘昭禹

秋是忆山日,禅窗露洒余。
几悬华顶梦,应寄沃洲书。
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
满城谁不重,见著紫衣初。

113 《送梦英大师》 唐·杨徽之

独携瓶锡欲春残,深入终南路屈盘。
万象幽玄吟里见,一心圆寂定中观。
翠微寺在杉松老,紫阁峰高水石寒。
莫凭危栏临北望,满城烟草是长安。

114 《题元象大师房》 宋·陈白

鹭行飞起绿杨岸,渔笛吹残明月滩。
一片画图收不得,何人终日倚阑干。

115 《送崇教大师南归》 宋·陈尧叟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
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
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
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

116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宋·刁约

京洛风尘弊客裾,故山归去有精庐。
缀盂应供王城久,镂管赓吟友社馀。
衲拥兰芽新赐服,帙收贝叶旧翻收。
萧然壁观芝岩上,從此身名与世疏。

117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宋·傅莹

结庐深山顶,遂怀安隐心。
安隐如之何,道胜尘虑沈。
青霞白云致,茂树修竹阴。
悠然北山上,令人思重寻。

118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宋·高竦

吟指建标霞,南归继永嘉。
老禅心是佛,新句玉无瑕。
乳窦流云液,松风落粉花。
旧房间宴外,不复梦京华。

119 《奉扬英公大师诗匠》 宋·韩溥

悟解真空如壮年,两朝供奉近炉烟。
故乡梦断三湘远,应制诗高四海传。
晴望野云生紫阁,夜吟蘭烛滴花笺。
应愁内殿徵书至,恐向东林负昔缘。

120 《酬和二章拜呈慈云大师伏惟采览·和桂子》 宋·胡则

孤峰耸高桂,千载同一日。
秋气正飞霜,天风落丹实。
纷纷宝砌傍,颗颗露珠密。
始自月中来,又从骊颔出。

* 关于大师的诗词 描写大师的诗词 带有大师的诗词 包含大师的古诗词(3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