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史方的诗词(225首)

41 《咏史十一首》 唐·李华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
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
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42 《七爱诗·李太尉(晟)》 唐·皮日休

吾爱李太尉,崛起定中原。
骁雄十万兵,四面围国门。
一战取王畿,一叱散妖氛。
乘舆既反正,凶竖争亡魂。

43 《忆昔行美达监州》 明·刘崧

圣王端居总四夷,黄河妥帖东南驰。
明明政化若流水,祸乱之梗谁阶基?咄哉事变异往昔,簧
鼓邪说非寒饥。
嚣然挟兵起田里,诛杀长吏为妖魑。

44 《谒岱祠即事》 宋·晁补之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45 《奉酬睢阳李太守》 唐·高适

公族称王佐,朝经允帝求。
本枝疆我李,盘石冠诸刘。
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
系高周柱史,名重晋阳秋。

46 《次韵梁尉秦碑》 宋·莫济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47 《和吴御史汴渠》 宋·王安石

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强。
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
维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
归作万世利,谁能弛其防。

48 《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 宋·魏了翁

山河两戒南北分,天地一气华戎钧。
譬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体为不信。
惟今愧虏相噬吞,人言雪耻兹其辰。
盍驱卞庄刺刺虎,又嗾庐{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49 《工侍国史奉御香祷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应道间》 宋·程公许

庚子岁维夏,亢阳一何骄。
侵寻徂暑迫,恻怛圣虑焦。
祈寿喧三农,雩礼奔百僚。
商飚忽以厉,老魃意愈嚣。

50 《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 宋·岳珂

昭回之秘天所示,风行雷历动一世。
独持八柄昭驭贵,驭贵驭富抑共细。
百年史牒记金匮,木脚东廊果何地。
谁从六阁得幅纸,朱书旁行俨如此。

51 《岁晏出沐感事内讼一首》 宋·宋庠

山海有完士,希世无良筹。
偶穿东郭履,遂别野人舟。
不恥篆刻赋,来肩英俊游。
私智甚凫短,尘容若鸱愁。

52 《送真右史守泉》 宋·陈宓

昔人为太守,南物不入囊。
亦有市文集,悔恨不能忘。
所以致平理,闾阎富而康。
泉民困赋役,脱身事舟航。

53 《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唐·储光羲

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
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

54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唐·杜甫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
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
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

写景抒情孤寂

55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清·吴伟业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
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56 《读太白集》 宋·李吕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学成喜任侠,长剑辞三川。
无心驯鸟雀,急义散金钱。
曳裾半天下,所至惊四筵。

57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宋·王珪

陪幄方图政,安车遂告年。
帝求惇史善,人叹大夫贤。
故馆西州路,佳城京兆阡。
惟应旧游客,堕泪向碑前。

58 《庆远龙隐洞》 宋·方信孺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中分路口三。
飞鹤叫云声自远,懒龙悭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苍壁,太史高风拂翠岚。
百尺岩前清绝处,道人先我著茅庵。

59 《玉女潭题赠吏史部恭甫》 明·陆师道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
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
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60 《次韵答叶学古》 宋·晁补之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
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
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
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 关于太史方的诗词 描写太史方的诗词 带有太史方的诗词 包含太史方的古诗词(2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