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姑姑的诗词(483首)

21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唐·刘禹锡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22 《麻姑山》 唐·刘禹锡

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
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
霜凝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
人到便须抛世事,稻田还拟种灵芝。

23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唐·刘禹锡

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
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
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24 《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因赋二章》 唐·刘禹锡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
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
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25 《姑蔑城》 唐·孟郊

劲越既成土,强吴亦为墟。
皇风一已被,兹邑信平居。
抚俗观旧迹,行春布新书。
兴亡意何在,绵叹空踌蹰。

26 《姑蔑城》 唐·孟郊

劲越既成土,强吴亦为墟。
皇风一已被,兹邑信平居。
抚俗观旧迹,行春布新书。
兴亡意何在,绵叹空踌蹰。

27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 唐·张籍

几年山里住,已作绿毛身。
护气常稀语,存思自见神。
养龟同不食,留药任生尘。
要问西王母,仙中第几人。

写景怀古伤今

28 《不食仙姑山房》 唐·张籍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
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
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

29 《姑熟杂咏·丹阳湖》 唐·李赤

湖与元气通,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舟归,歌声逐流水。

30 《姑熟杂咏·谢公宅》 唐·李赤

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唯有清风闻,时时起泉石。

31 《姑熟杂咏·凌歊台》 唐·李赤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闲花杂平陆。
白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32 《姑熟杂咏·桓公井》 唐·李赤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33 《姑熟杂咏·慈姥竹》 唐·李赤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34 《姑熟杂咏·望夫山》 唐·李赤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芳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35 《姑熟杂咏·牛渚矶》 唐·李赤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36 《姑熟杂咏·灵墟山》 唐·李赤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赠别友人赞颂

37 《姑熟杂咏·天门山》 唐·李赤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38 《姑苏台杂句》 唐·李绅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39 《姑苏宫行》 唐·鲍溶

姑苏宫,九层金台半虚空。
雕楹璇题斗皎洁,中有妖姬似明月。
西见洞庭秋镜开,水华百里盘宫来。

40 《望麻姑山》 唐·鲍溶

幽人往往怀麻姑,浮世悠悠仙景殊。
自从青鸟不堪使,更得蓬莱消息无。

* 关于姑姑的诗词 描写姑姑的诗词 带有姑姑的诗词 包含姑姑的古诗词(4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