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婆儿的诗词(139首)

61 《西江月·离位翻为姹女》 元·王*

离位翻为姹女,坎宫却是婴儿。
自因两个隔东西。
始用黄婆通意。
每遇阳生冬至,方能夫唱妻随。
一时齐会赴瑶池。
共饮刀圭欢戏。

62 《南归诗十八首》 明·李流芳

伯兄性寡营,生理日萧条。
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
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
余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

63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宋·孔平仲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64 《答山谷先生》 宋·高荷

四篇诗得褭蹄金,妙旨初临法语寻。
要我尽除儿子气,知公全用老婆心。
平章许事真难可,付嘱斯文岂易任。
感激面东垂涕泗,高山从此少知音。

65 《行不上也哥哥》 宋·邵定

青泥坡,一坡高一坡,毒蟒寄穴虎作窠。
风酸日黯云嵯峨,抵死欲上将如何。

66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67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 宋·柴中行

君子重出处,儿女多依违。
孰知退有义,一辞若发机。
刑部今其人,识远渺造微。
时方事疾走,而我心独非。

68 《送孟和卿平阳寻母》 宋·龚孟夔

杜羔念母心最苦,岂意一朝逢泽潞。
母惊儿貌似乃翁,儿抱母啼泪如雨。
五十孺慕朱寿昌,刺血写经毛发苍。
间关同州晚相见,迎侍亲舆归故乡。

69 《偈》 宋·释光祚

东家李四婆,西家来乞火。
门外立少时,嗔他停滞我。
恶发走归家,虚心屋里坐。
可怜群小儿,终日受饥饿。
有眼不点晴,空锁髑髅破。

70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71 《挽赵秋晓》 宋·姚燃

一枕春婆梦,如君亦可悲。
人间无著处,天上有归期。
光岳失英气,江湖欠好诗。
莫愁身后事,跨灶有诸儿。

72 《养蚕行》 宋·姚寅

南村老婆头欲雪,晓傍墙阴采桑叶。
我行其野偶见之,度问春蚕休日结。
老婆敛手复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从纸上扫青子,朝夕餧饲如婴儿。

73 《寄郁仪宗侯》 明·邓渼

自向朱门启薜萝,白云丛桂倚婆娑。
亲裁《同姓诸王表》,家习《中山孺子歌》。
腹有三壬宁论贵,胸藏二酉不言多。
生儿且喜称隆准,胜带皆鸣九子珂。

74 《重阳后庭中晚步》 明·张祥鸢

丛菊几枝吐,重阳昨夜过。
美人别我去,怀抱奈秋何。
月露闲阶砌,衣裳旧薜萝。
手携小儿女,顾影舞婆娑。

75 《春日览镜有感》 宋·范成大

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
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
今朝镜中逢,憔悴如枯荷。

76 《偶作》 宋·辛弃疾

儿曹谈笑觅封侯,自喜婆娑老此丘。
棋鬭机关嫌狡狯,鹤贪吞啖损风流。
强留客饮浑忘倦,已办官租百不忧。
我识箪瓢真乐处,诗书执礼易春秋。

77 《初到荣州》 宋·陆游

乱山缺处城楼呀,双旗萧萧晚吹笳。
烟深绿桂临绝壑,霜落残濑鸣寒沙。
废台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
铃斋下榻约僧话,松阴枕石放吏衙。

78 《人日东园》 宋·陆游

岁首未入春,风气已稍和。
我睡意慵起,如此鸣禽何!驾言之东园,落海亦已多。
江南无坚冰,绿池生微波。
挹彼蒲萄醅,酌我鹦鹉螺,虽无丝与竹,倚树自高歌。
矫首东南望,稽山郁嵯峨。
儿曹幸力穑,老子得婆娑。

79 《十五日》 宋·陆游

谁推圜镜上天东?桂影婆娑满镜中。
天宇更无云一点,谯门初报鼓三通。
儿童草草杯盘喜,邻曲纷纷笑语同。
逐禄岂能无聚散,明年谁复伴衰翁!

80 《新酿熟小酌索笑亭》 宋·陆游

新酒黄如脱壳鹅,小园持盏暂婆娑。
文章不进技止此,仕宦忘归人谓何。
宿业簿书昏病眼,梦游烟雨湿渔蓑。
醉中笑向儿童说,白发今年添几多?

* 关于婆儿的诗词 描写婆儿的诗词 带有婆儿的诗词 包含婆儿的古诗词(1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