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城子的诗词(575首)

41 《次韵子云中秋见寄二首》 宋·韩元吉

水绕孤城意自由,远山无数郁相缪。
月明又作中秋好,白发相望在两州。

42 《和徐子由题昼寂轩》 宋·黄公度

木落孤城迥,苔封古寺深。
结庐依近地,隐几惬幽心。
细草秋仍绿,修篁晚更阴。
红尘门外路,六辔漫如琴。

43 《送沈子寿》 宋·吴芾

孤城度日宛如年,赖有吾人慰眼前。
把酒论文方累月,扬鞭别我遽朝天。
长才合赴风云会,新渥行沾雨露边。
帝里故人如见问,为言衰悴愈皤然。

44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宋·李洪

残腊仓皇间道奔,相逢悲喜语还吞。
巡檐惨淡梅花月,寿酒淋漓柏叶樽。
御敌孤城存即墨,还家聚首似羌村。
见几在莒思深戒,只恐黄金注自昏。

45 《西河·大石金陵》 宋·周邦彦

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宋词三百首咏史怀古豪放

46 《秋兴八首》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写景抒情忧国忧民组诗

47 《凉州词二首》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边疆地名民族组诗

48 《燕歌行》 唐·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唐诗三百首边塞将士战争生活

49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写景怀古

50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宋·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羁旅抒怀感慨孤寂愁苦

51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黄河抒怀感慨忧国忧民

52 《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 唐·戎昱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边疆狩猎忧虑

53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节写景抒怀

54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元·杨维桢

於王气,涂之冈。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乌,星流红,驾生圣人应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统天下昌。

55 《送贡先生(五十韵)》 明·唐之淳

先生京国来,称有母氏丧。
问之几何时,二十余星霜。
八月发秦淮,九月下涛江。
旦闻云海滴,夜视星斗芒。

56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宋·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57 《东城桂三首》 唐·白居易

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
今为樵牧之场。
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抒情

58 《醉落魄/一斛珠 离京口作》 宋·苏轼

轻云微月。
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公子佳人,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
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59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 宋·苏轼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
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60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刘禹锡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
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 关于孤城子的诗词 描写孤城子的诗词 带有孤城子的诗词 包含孤城子的古诗词(5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