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力的诗词(996首)

121 《教学退作二首》 宋·陈著

话言超出求名外,心力分从负米余。
幼学得师终有获,立根本处赖深锄。

122 《张时斋书生也坐穷以星学资身赠其远行》 宋·陈著

书生例饥困,世路方逼仄。
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
问之挽而答,初意岂今日。
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

123 《送陈孔晨录鄞学任满西归》 宋·陈著

思昔南墅翁,用不尽书力。
留以裕厥子,著鞭饱谙历。
鄞庠多材地,纠录迂分职。
休休自无犯,耿耿不事激。

124 《送儿沆赴昌国学录》 宋·陈著

来汝沆,吾语汝。
蓬莱乡,仙者寓,汝行岂为求仙故。
宝陀山,

125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宋·宋庠

奉行汉事稽遗典,陟配周诗讲肇禋。
一世声名皆帝力,请君鸿笔剩书筠。

126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宋·宋庠

荣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剧春熙。
须知散栎无庸日,方到群材构厦时。

127 《送王秘校岭南都讲学》 宋·宋庠

高才尝负俗,公存此开荣。
却领淹中学,还为稷下卿。
槐依乡市绿,风入舞坛清。
稽古方知力,腾飞自有程。

128 《送承甫兄往长阳山从学诗》 宋·项安世

正月已暖春无寒,江深水浅沙觜乾。
东风日日送行客,我来踏遍江之干。
昨日送客东入浙,今日送客西入湾。
旁人但笑入湾拙,岂料此行人所难。

129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宋·张镃

化权亚史法,委巷汩凡例。
良由私爱怨,或使疑信二。
奸谀人力胜,危欲蔽忠义。
绝识超大千,简册当吐气。

130 《旧藏文与可墨竹未有对者叔祖阁学以一枝为惠》 宋·张镃

崔黄拂素桃李开,春闺融艳蜂蝶猜。
范郭挥毫水石具,古愁宛奥关山回。
近代名家工写物,妍媚嶙峋空杰出。
此君孤禀岁寒姿,不入寻常凡粉律。

131 《次元德弟示从龙入学》 宋·裘万顷

生儿虽小莫怜渠,学问工夫在谨初。
今日从师良不恶,他年闭户反成疎。
双亲未老身无事,诸父能文家有书。
好与汝兄俱努力,后生丛里试群居。

132 《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宋·陈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赵侯来守南清漳。
下车百事所未遑,先务化原修泮宫。
发帑市材鸠众工,改偏易陋规模洪。
大门复旧正当阳,直挹名第真仙峰。

133 《劝学歌》 宋·陈普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奋七尺身。

134 《夏夜露坐偶书且勉同学子》 宋·陈文蔚

人生邂后如岐路,南北东西忽离聚。
渊明本赋归去来,保社乃今随所寓。
读书不杂嚣尘声,好在园林最幽处。
朱桥跨出林阴外,一水绕庭将绿护。

135 《次韵吕肖卿讲学三首》 宋·方回

平生但力田,岂计不逢年。
吾道桴浮海,斯文笔补天。
早能丹点铁,曾用白嘲玄。
万虑今亡矣,焚香易一编。

136 《次韵吕肖卿讲学三首》 宋·方回

玄珠在掌握,一失永难寻。
岂不求成道,谁其办苦心。
待时花结果,着力杵磨针。
何幸忘年去,能鸣治世音。

137 《力学》 宋·方回

力学衰犹进,治生晚不雠。
操心元自定,忤俗果何由。
涂抹余千纸,浮沉等一沤。
忍穷兼耐辱,失笑未包羞。

138 《送曹士弘四明丈亭巡检并呈前尚书翰林学士王》 宋·方回

之子博古今,妙年着儒冠。
顾肯易戎服,屑为游徼官。
未喜弓力武,尚爱虀盐酸。
紫面颊骨耸,赤心胆气完。

139 《大学试驾幸后苑观谷》 宋·李复

禁御开清晓,宸心喜豫游。
鸣鸾迎霁日,嘉谷茂高秋。
秀颍晴光烂,雕舆睿鉴留。
晨光照金粟,喜色动珠旒。
绿野勤农力,青编蔼帝猷。
周人豳颂在,王业起耕畴。

140 《赓静学林府判游天泽》 宋·释智愚

古道兼禅到,躬行得几年。
乾坤资定力,心月鉴前缘。
一静人难学,三生话未圆。
老来重有约,不在北山边。

* 关于学力的诗词 描写学力的诗词 带有学力的诗词 包含学力的古诗词(9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