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昔的诗词(874首)

441 《送郑叔车》 明·张孟兼

郑子离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乡土。
子家孝义门,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荥阳谱。

442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443 《商妇怨》 明·周是修

作木莫作桑树枝,作女莫作商人妻。
桑枝岁岁苦攀折,商妇年年感离别。
桑枝折尽犹解抽,人老岂有重青头。
强龙猛虎皆可执,其奈夫婿心难留。

444 《又和题(一首)》 明·周永年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445 《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 明·朱椿

嵋山峨峨,江水泱泱。
我疆我理,俾民以康。
靡言匪衣,靡善匪得。
阅士孔多,我敬希直。

446 《赐方教授诗(三首)》 明·朱椿

伊昔开东阁,相看眼独青。
文章奏金石,衿佩睹仪刑。
应世游三辅,焉能困一经。
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

447 《梁园吟》 唐·李白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448 《下途归石门旧居》 唐·李白

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友情

449 《哭殷遥》 唐·王维

人生能几何。
毕竟归无形。
念君等为死。
万事伤人情。

450 《试院煎茶》 宋·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古语云煎水不煎茶。

451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宋·苏轼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452 《广州蒲涧寺(地产菖蒲,十二节·相传安期生》 宋·苏轼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山中多含笑花。

453 《次韵水官诗?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诗,今删?》 宋·苏轼

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
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
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454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宋·苏轼

田三昔同寮,向我每倾倒。
当年或龃龉,反覆看愈好。
寇三我部民,孝悌化邻保。
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

455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宋·苏轼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456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457 《送公为游淮南?此诗为晁补之作?》 宋·苏轼

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乃翁辛苦到白首,汝今强勉当青春。
昔时管鲍以君霸,此两士贾宁非贫。

458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 宋·苏轼

一篇泷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
老去常忧伴新鬼,归来且喜是陈人。
曾陪令尹苍髯古,又见郎君白发新。
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

459 《次韵水官诗》 宋·苏轼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460 《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宋·苏轼

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
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
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

* 关于学昔的诗词 描写学昔的诗词 带有学昔的诗词 包含学昔的古诗词(8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