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苑的诗词(168首)

81 《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唐·李冶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82 《短歌行》 唐·皎然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83 《皇太子频赐存问,并索唱和新诗,因有陈谢》 唐·广宣

望苑招延后,禅扉访道馀。
祗言俟文雅,何意及庸虚。
率性多非学,缘情偶自书。
清风闻寺响,白日见心初。

84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85 《月赋》 南北朝·谢庄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

辞赋精选月亮羁旅抒情

86 《师师令(中吕宫)》 宋·张先

香钿宝珥。
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长胜未起。

87 《减字木兰花(雪词)》 宋·苏轼

云容皓白。
破晓玉英纷似织。
风力无端。
欲学杨花更耐寒。
相如未老。
梁苑犹能陪俊少。
莫惹闲愁。
且折江梅上小楼。

88 《安公子(和次膺叔)》 宋·晁补之

少日狂游好。
阆苑花间同低帽。
不恨千金轻散尽,恨花残莺老。
命小辔、翩翩随处金尊倒。

89 《雨中花(岭南作)》 宋·朱敦儒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
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
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咏物植物抒情

90 《蓦山溪》 宋·朱敦儒

夜来雨过,桃李将开遍。
策杖引儿童,也学人、随莺趁燕。
青天许大,多少好风光,一岁去,一春来,只恁空撩乱。
西池琼苑。

91 《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 宋·刘克庄

妾出于微贱。
小年时、朱弦弹绝,玉笙吹遍。
粗识国风关睢乱,羞学流莺百啭。
总不涉、闺情春怨。

92 《清平乐(拟太白应制)》 宋·王观

宜春小苑。
处处花开满。
学得红妆红要浅。
催上金车要看。
君王曲宴瑶池。
小舟掠水如飞。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93 《清平乐(拟太白应制)》 宋·王观

宜春小苑。
处处花开满。
学得红妆红要浅。
催上金车要看。
君王曲宴瑶池。
小舟掠水如飞。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94 《论诗五首》 清·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婉约惜春人生哲理

95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古文观止书信

96 《梁鸿尚节》 宋·范晔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
而不为章句。
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故事

97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98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99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00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 关于学苑的诗词 描写学苑的诗词 带有学苑的诗词 包含学苑的古诗词(1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