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默的诗词(166首)

6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62 《弈喻》 清·钱大昕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道理

63 《答宣阗司理》 宋·梅尧臣

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
後人语虽浅,辨识犹百一。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

64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65 《送僧归护国寺》 宋·钱惟演

曹溪有真嗣,是名大知识。
得法三十年,堂堂坐岩石。
忽徇云玺招,暂屈冥鸿翼。
褰裳度王城,夙驾来军壁。

66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 宋·魏野

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
四顾廊且平,万虑忽然释。
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
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67 《古诗赠新城王贻上》 清·钱谦益

风轮持大地,击扬为风谣。
吹万肇邃古,赓歌畅唐姚。
朱弦泛汉魏,丽藻沿六朝。
有唐盛词赋,贞符汇元包。

68 《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刘《旅兴》五十首中》 明·宋濂

浚川泉窦疏,不浚川乃塞。
凿牖漏檐明,弗凿坐深黑。
感此益自愧,空负躯七尺。
近方学心斋,万动一时寂。
面对天阙山,终日如宾客。
默默两无言,岩姿澹将夕。
¤

69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70 《水调歌头 显性理 清庵莹子语录卷六案李道纯》 元·李道纯

至道无言说,神功妙莫量。
本来具足,添之无碍减无妨。
不在多闻广学,只要潜通默会,定里细参详。
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

71 《满江红 赠敬庵葛道(原作通,据道藏改)人》 元·李道纯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在何宫,中间觅。

72 《庆历圣德颂》 宋·石介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闥。
晨坐太极,书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枿。

73 《渊靓亭》 宋·黄伯固

江山无古今,阐发自我辈。
心期得地胜,有目皆一快。
负郭西缭川,众流翕以汇。
水光开三面,结屋此其最。

74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圣贤不世出,会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将右重熙。
经纶须得人,公为生斯时。
维时秋九月,爽气横海涯。

75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海陵官舍之韵》 宋·孙应符

生憎世俗迭相陵,反己工夫有度程。
大学在先知本末,中庸当务造诚明。
谆谆自昔承严训,默默终年愧今声。
至首不须由外索,事亲友弟及从啊。

76 《仲弟应符用黎龊龊诗韵作咄咄篇自警家大人用》 宋·孙应求

皦皦志士心,玉壶冰露寒。
整冠默危坐,抚卷慨永叹。
胶扰天下事,岂逃吾静观。
是心本如水,风过成涛澜。

77 《和答刘習之见赠》 宋·王文孙

先天奥学果何傅,造化机缄存阖闢。
精微惝恍入神范,天地谓可俄而测。
奥从二画抉秘蕴,乾元庶物因首出。
阳推阴荡六子成,致用坎离为月日。

78 《偶作》 宋·杨简

道心非动静,学者何难易。
痴云欲扫除,迅霆无异拟。
无妄而徵疾,勿药斯有喜。
一轮秋月明,云为岂思虑。

79 《道爱堂》 宋·姚正子

官称文母俨如临,冰鉴何须清白箴。
学道正传蘧瑗脉,爱人默契武城心。
帘垂永昼流疏影,琴入薰风奏雅音。
芹泮未为无子羽,从知善教入人深。

80 《一经堂》 宋·郑裕

莆之甲姓,实维大方。
紫囊锦帐,阀阅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视之如忘。

* 关于学默的诗词 描写学默的诗词 带有学默的诗词 包含学默的古诗词(1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