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踪的诗词(118首)

101 《铜马歌》 宋·王灼

君不见武皇逸志凌九垓,追风蹑影思龙媒。
鲁班门外立铜马,天厩万匹皆尘埃。
又不见伏波将军破交贼,归来殿前献马式。
据鞍习气殊未衰,想见老子真矍铄。

102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宋·李弥逊

皂盖凌虚岂易陪,扪参那复欢高哉。
云关□处尘踪断,松盖阴中宝地开。
戎幕寇平高卧鼓,宾筵诗罢细衔杯。
笑谈疑在青冥上,坐近中天两两台。

103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楼钥

兰亭修禊就和中,群贤高会俱雍容。
右军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传无穷。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屡书终不同。
历代传宝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104 《桃源图》 宋·楼钥

桃源初传武陵谿,靖节作记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与世真相违。
尚不知汉况晋魏,子孙绵远无终期。
正如三韩有秦语,传为神仙愈难知。

105 《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宋·楼钥

书家千载称兰亭,兰亭真迹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贞观临写镌瑶琼。
黄閍冈下得宝墨,古人烧砖坚於石。
大令亲书保母铭,况是当时晋人刻。

106 《挽宋柳州绶》 宋·赵蕃

少陵在大历,涪翁在元佑。
相去几百载,合若出一手。
流传到徐洪,继起鸣江右。
遂令风雅作,千载亡遗究。

107 《李邕光八郎帖赞》 宋·岳珂

北海书名亢其宗,虽摹犹足传奇踪。
已鸣诸签调欧镛,更拔永戟摧羲锋。
平生鉴赏襄阳公,二宝相避如燕鸿。
青毡阅世傥可逢,定见重合延平龙。

108 《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 宋·岳珂

鸿荒有开,昉颉鸟迹。
字学之兴,亦既象物。
汉有议郎,曰臣蔡邕。
帛书发奇,出淳古踪。

109 《金陵杂兴二百首》 宋·苏泂

东门草色绿匆匆,游女行寻郎马踪。
鸡鱼不到吴大帝,签卜争求梁宝公。

110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 宋·董嗣杲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111 《初阳台》 宋·董嗣杲

宝山山顶结芙蓉,方士凌虚几御风。
日月光华含吐异,云萍踪迹往来空。
石盘草子粘深碧,土级苔花剥碎红。
侧近又将精舍展,蓬瀛有路直能通。

112 《玉楼春 寄长安子》 元·马钰

洞中日月无朝夕。
晃朗云衢通宝陌。
上明紫脑承三清,下照黄河常五色。
自然霞结玲珑宅。
内有长生三岛客。
未彰云外去时踪,已到眼前来显

113 《次韵苏翰林西山诗》 宋·孔武仲

黄州水米宜新醅,东坡好花公自栽。
折花倒酒送流景,不念春风飘落梅。
醉投青山上九曲,吴王故宫压崔嵬。
寒潭已无昔光景,凉殿欻变今楼台。

114 《秘阁观唐法帖呈同舍诸公》 宋·孔武仲

雍熙真人金丹成,骑龙逍遥上太清。
一时文物甚炳焕,至今高阁留峥嵘。
道山不为人间设,千秋长镇白玉京。
蓬莱诸仙当闲暇,相邀初作升天行。

115 《送日本国觉阿金庆二禅人游天台》 宋·释慧远

佛子飞帆过海来,好携瓶锡上天台。
国师尚有灵踪在,宝塔巍然正面开。

116 《惟初》 宋·释文珦

惟初结发时,志气凌苍昊。
飘然去园庐,名山纵幽讨。
流光暗相催,於今已衰老。
满眼皆少年,谁堪写怀抱。

117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如来宝杖亲踪迹,莫比世间闲戏剧。
有时唤作没弦琴,忽然又道无孔笛。

118 《题豁然亭》 宋·曾丰

恍如仙去忘来踪,意者骑鲸否驭风。
从使一身群有外,委蛇双眼太虚中。
从教宝藏空华盖。
自与河沙色界融。
道是豁然犹未是,豁然无色也无空。

* 关于宝踪的诗词 描写宝踪的诗词 带有宝踪的诗词 包含宝踪的古诗词(1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