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寂寞路的诗词(335首)

81 《杂曲歌辞·古别离》 唐·皎然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堪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82 《南山下旧居闲放》 唐·张九龄

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
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83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唐·陈子昂

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
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
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
汉军追北地,胡骑走南庭。

84 《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大僚之作》 唐·崔泰之

关塞临伊水,骊山枕灞川。
俱临隐路侧,同在帝城边。
谢公兼出处,携妓玩林泉。
鸣驺喷梅雪,飞盖曳松烟。

85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唐·王维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86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唐·李颀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
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
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

87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 唐·李颀

数年作吏家屡空,谁道黑头成老翁。
男儿在世无产业,行子出门如转蓬。
吾属交欢此何夕,南家捣衣动归客。

88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唐·储光羲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
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
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89 《过桃花夫人庙(即息夫人)》 唐·刘长卿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
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90 《哭魏兼遂》 唐·刘长卿

古今俱此去,修短竟谁分。
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闻。
一门同逝水,万事共浮云。
旧馆何人宅,空山远客坟。

91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92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93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唐·刘长卿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94 《邺城怀古》 唐·孟云卿

朝发淇水南,将寻北燕路。
魏家旧城阙,寥落无人住。
伊昔天地屯,曹公独中据。
群臣将北面,白日忽西暮。

95 《闲居赠友》 唐·韦应物

补吏多下迁,罢归聊自度。
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
闲居养痾瘵,守素甘葵藿。
颜鬓日衰耗,冠带亦寥落。

闺情

96 《安西馆中思长安》 唐·岑参

家在日出处,朝来起东风。
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
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
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

97 《云中行》 唐·薛奇童

云中小儿吹金管,向晚因风一川满。
塞北云高心已悲,城南木落肠堪断。
忆昔魏家都此方,凉风观前朝百王。

98 《南浦渡口》 唐·李嘉祐

寂寞横塘路,新篁覆水低。
东风潮信满,时雨稻粳齐。
寡妇共租税,渔人逐鼓鼙。
惭无卓鲁术,解印谢黔黎。

唐诗三百首春天生活

99 《伤歙州陈二使君》 唐·李嘉祐

怜君辞满卧沧洲,一旦云亡万事休。
慈母断肠妻独泣,寒云惨色水空流。
江村故老长怀惠,山路孤猿亦共愁。
寂寞荒坟近渔浦,野松孤月即千秋。

100 《凤凰台》 唐·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 关于寂寞路的诗词 描写寂寞路的诗词 带有寂寞路的诗词 包含寂寞路的古诗词(3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