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书的诗词(792首)

421 《夏日书事寄吴水部德徵》 明·黄云

夏木垂阴覆小堂,图书生润日消长。
遗音过耳栗留语,余馥清心薝卜香。
懒仆畬田耕卤莽,顽儿越户步踉跄。
行吟坐睡多闲适,自至南风足午凉。

422 《沔阳秩满北上汉水舟中感旧书怀却寄污郡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阳。
八岁学籀篆,十岁《急就章》。
孺小不知难,欲升钟索堂。
波磔竟无成,临池心内伤。

423 《胡少明两书索二程先生画像寄小诗二首》 宋·陈长方

微言固已成糟粕,纸上形容转更疏。
要识平生真面目,百无所似若为书。

424 《胡少明两书索二程先生画像寄小诗二首》 宋·陈长方

牛首蒙倛两误传,与人同处最难言。
孟轲出语不惊坐,熟复方能知委源。

425 《寄题董宰读书轩》 宋·方大琮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

426 《郡斋偶书寄同院彭城学士兼简兵部同年采览》 宋·李建中

閒情閒憶事如空,静读离骚向郡中。
冠剑老年伤远别,关诃夜月许相同。
晚花天气孤庄雨,流水人间小阁风。
行乐及时聊强饮,不须嫌作白头翁。

427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文昌武库九霄中,翁是新州老澹翁。
应念旬胎今日客,清风端与我翁同。

428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公家富贵足掀天,都出新州十九年。
若念象台今日客,方知澹老子孙贤。

429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官职庐陵不是无,文章更亦拟欧苏。
若言直气横牛斗,但见人间说姓胡。

430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赤手批鳞事最难,况渠班底一微官。
澹翁去后能如此,当作三生石上看。

431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澹翁直气贯三才,入座云仍渐上台。
料想而今闻底事,中心应亦念渠回。

432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朝行多少气英英,不怕霜朝曲嘴鹰。
一纲而今都打尽,庐陵人且说庐陵。

433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绍兴秦桧秉洪钧,澹老昌言斩桧秦。
犹恨日来三四子,搞章不说斩奸臣。

434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一从艺祖握乾符,元气都凭直气扶。
若欲皇家宗社永,胡家直掘民容无。

435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东西两浙及闽川,皆见鸳行有直言。
若我江西独钳口,澹翁九地也埋冤。

436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寄语朝家廊庙人,新州寄事又重新。
肯甘富贵忘他底,应为斯人作好春。

437 《代书寄集贤李昌武学士》 宋·钱熙

大庾山横赣水滨,南飞一雁久离群。
莲花幕里谁知我,竹叶樽前独忆君。

438 《暮春月内署书阁前海棠花盛开率尔七言八韵寄》 宋·张洎

去岁海棠花发日,曾将诗句咏芳妍。
今来花发春依旧,君已雄飞玉案前。
骤隔清尘枢要地,独攀红蘂艳阳天。
疏枝高映银台月,嫩叶低含绮阁烟。

439 《裂衣书诗寄弟》 宋·赵卯发

城池不高深,无财又无兵。
惟有死报国,来生作弟兄。

440 《谢从义参军自京还言危中书见问且讶无书因寄》 元·陈基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
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
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
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 关于寄书的诗词 描写寄书的诗词 带有寄书的诗词 包含寄书的古诗词(7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