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此生的诗词(1497首)

201 《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 宋·苏轼

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
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
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
我笑刘伯伦,醉发蓬茅散。

202 《芙蓉城(并叙)》 宋·苏轼

世传王迥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
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
极其情而归之正,亦变风止乎礼义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

203 《片雪歌》 宋·张耒

瑶池一片孤飞雪,风急身轻飞不歇。
谁将翠袖遮得归,十斛明珠换与谁。
金龟贵客迎将去,玉作辎軿载尘雾。
人间不解桃李心,独与琵琶自相语。

204 《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 宋·黄庭坚

王师学琴三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
满堂洗尽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
神人传书道人命,死生贵贱如看镜。
晚知直语触憎嫌,深藏幽寺听钟磬。

205 《寄题孙氏碧鲜亭》 宋·范仲淹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
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实。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206 《忆昨行寄吴中诸故人》 明·高启

忆昨结交豪侠客,意气相倾无促戚。
十年离乱如不知,日费黄金出游剧。
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雳应手鸣雕弓。
桓王墓下沙草白,仿佛地似辽城东。

207 《寄题孔氏颜乐亭》 宋·苏辙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208 《次子苍寄余清老韵》 宋·吴则礼

从来三仕及三已,总落道人坐定里。
滑稽社中黄发将,讵与阿朔论辈行。
平生芋魁曾未错,粱肉宁殊腐肠药。
百年兀兀且饱睡,梦事有无浑不记。

209 《寄黄充》 宋·陈师道

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黄生後来秀,纯茂静者徒。
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

210 《得家书报敝居紫丁香盛开怅然有感》 宋·吴芾

我家丁香大盈丈,天公靳惜非丹材。
去年花开香满屋,我方局促缠悲哀。
准拟今年必无事,尽可花下相追陪。
何期顿与花隔绝,斗粟牵从江上来。

211 《寄题鲍昌朝足轩》 宋·吴芾

江南有散人,几年卧草野。
破甑余法埃,衡门绝车马。
倘非义所安,一介不取舍。
辟轩穷巷间,此意非满假。

212 《寄孙子进昆仲》 宋·赵蕃

霜风入枯苇,客枕那能安。
起寻短灯檠,捐书复慷看。
缅思平生游,平陆多奔湍。
怀哉岂无人,荆吴路漫漫。

213 《寄题荆南王君行牧斋》 宋·项安世

千斤黑牸将黄犊,八岁山童手坚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为谦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库,微阴更在山之麓。
观爻玩象谦复谦,不待占辞意先足。

214 《寄题九华苏君明甫梦牛亭》 宋·方回

融融洩洩非烟雾,金门玉堂严陛枑。
上帝高居朝百灵,神人真官俨无数。
九华种德萱堂仙,许傍红云听韶頀。
琼林宴罢偃霓旌,诏赐麒麟引归路。

215 《寄何宣仲》 宋·王洋

同年进士同坛僧,暂联戢戢如浮萍。
一从仕版祗事役,往往牢落如胆星。
假能作意笃恩好,言语不过时芳馨。
死一贵贱两乖角,黄钟可扣非柔莛。

216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 宋·杨公远

水边篱落忽横枝,不受狂蜂浪蝶知。
万紫千红俱寂寞,三花五蕊自新寄。
风号浪涌连天起,雪作云凝拂地垂。
此景此时难著脚,输渠耐冷立江湄。

217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218 《寄河阳从事杨潜》 唐·李涉

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

219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唐·杜牧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
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
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
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

220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唐·杜牧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
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
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
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

* 关于寄此生的诗词 描写寄此生的诗词 带有寄此生的诗词 包含寄此生的古诗词(14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