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寺枕的诗词(263首)

21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唐·李端

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
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
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

22 《寺居清晨》 唐·刘复

高枕对晓月,衣巾清且凉。
露华朝未晞,滴沥含虚光。
隔竹闻汲井,开扉见焚香。
幽心感衰病,结念依法王。
青冥早云飞,杳霭空鸟翔。
此情皆有释,悠然知所忘。

23 《太常寺宿斋有寄》 唐·权德舆

转枕挑灯候晓鸡,相君应叹太常妻。
长年多病偏相忆,不遣归时醉似泥。

24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唐·刘言史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初夏生活

25 《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 唐·何元上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
月光似水衣裳湿,松气如秋枕簟凉。
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
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星星两鬓霜。

怀古忧国忧民

26 《宿开元寺楼》 唐·周贺

西峰残日落,谁见寂寥心。
孤枕客眠久,两廊僧话深。
寒扉关雨气,风叶隐钟音。
此爱东楼望,仍期别夜寻。

27 《宿开元寺楼(一作宿开元寺西楼闻歌感赋)》 唐·许浑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
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
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28 《竹林寺别友人(一作与德玄别,一作李玄)》 唐·许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29 《夏日寺中有怀》 唐·薛能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
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
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
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

乐府边塞组诗

30 《夏日寺中有怀》 唐·薛能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
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
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
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

31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唐·李群玉

晓发碧水阳,暝宿金山寺。
松风洒寒雨,淅沥醒馀醉。
夜中香积饭,蔬粒俱精异。
境寂灭尘愁,神高得诗思。

32 《重玄寺双矮桧》 唐·皮日休

扑地枝回是翠钿,碧丝笼细不成烟。
应如天竺难陀寺,一对狻猊相枕眠。

33 《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唐·陆龟蒙

树号相思枝拂地,鸟语提壶声满溪。
云涯一里千万曲,直是渔翁行也迷。
荒柳卧波浑似困,宿云遮坞未全痴。
云情柳意萧萧会,若问诸馀总不知。
每逢孤屿一倚楫,便欲狂歌同采薇。
任是烟萝中待月,不妨欹枕扣舷归。

34 《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唐·陆龟蒙

树号相思枝拂地,鸟语提壶声满溪。
云涯一里千万曲,直是渔翁行也迷。
荒柳卧波浑似困,宿云遮坞未全痴。
云情柳意萧萧会,若问诸馀总不知。
每逢孤屿一倚楫,便欲狂歌同采薇。
任是烟萝中待月,不妨欹枕扣舷归。

35 《题宝林寺禅者壁(山名飞来峰)》 唐·方干

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
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36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唐·罗邺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

37 《游清凉寺》 唐·唐彦谦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38 《游清凉寺》 唐·唐彦谦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抒情

39 《和人题武城寺》 唐·吴融

神清已觉三清近,目断仍劳万象牵。
渭水远含秋草渡,汉陵高枕夕阳天。
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
别有阑干压行路,看人尘土竟流年。

40 《送紫阳僧归庐岳旧寺》 唐·杜荀鹤

紫衣明主赠,归寺感先师。
受业恩难报,开堂影不知。
松风欹枕夜,山雪下楼时。
此际无人会,微吟复敛眉。

* 关于寺枕的诗词 描写寺枕的诗词 带有寺枕的诗词 包含寺枕的古诗词(2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