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寺枕的诗词(263首)

121 《筋竹这新居僧居邠录寄寺中留题次孙温叟所用》 宋·赵蕃

梦向清江不见涯,觉来身乃太行车。
新居寄我山中集,倦枕浑忘午后茶。
爱此好风当北牖,待来明月望西斜。
但怜独鹤归何晚,不问满林先暝鸦。

122 《闻寺中晓鼓》 宋·刘学箕

灵鼍一鼓振潮音,征梦迢遥枕畔闻。
语断频伽天正晓,送风吹散满天云。

123 《题材罗江云盖寺二首》 宋·程公许

云盖山前往返频,过门不入愧山灵。
晚烟莽苍乱流去,夜雨淋浪欹枕听。
遍索寺碑地入话,但余辙迹护禅扃。
老权有句堪佛教,谁为援毫刻翠屏。

124 《立秋后阴雨逾是新拜礼寺司直这除万大卿厅一》 宋·程公许

伏热翻成十日阴,郁蒸还复以梅霖。
常疑兵结蚩尤祲,犹喜刑清贯索沈。
借得一窗堆简册,浪凭三尺替山林。
方池不断簷花滴,欹枕中宵响玉珍。

125 《鹤林寺》 宋·岳珂

秋枕竹鸣屋,昼棋松掩关。
雨晴犹湿泾,云薄不藏山。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
西风动征显,空愧鬓毛斑。

126 《宣妙寺偶成》 宋·卫宗武

满座清风来古木,半窗斜日下危岑。
观僧弈罢了无事,一枕凉生冰雪襟。

127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宋·陈著

天街追逐边尘乱,更点听残钟鼓院。
归舟便觉昔年非,高枕已忘前日倦。

128 《青莲寺避暑》 宋·胡仲弓

尽日畏炎夏,随缘到上方。
此心无势恼,何地不清凉。
款话移禅榻,高眠背夕阳。
衣巾并枕簟,长带佛炉香。

129 《南塔寺上方》 宋·释智圆

绝顶深栖万虑平,路盘危石雨苔青。
江涵迥汉供闲望,雪映幽窗卷旧经。
磬击晓霜禅乍起,枕摇秋浪梦初醒。
为邻自有忘机者,月下时时扣竹扃。

130 《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 宋·项安世

寒绿新轩对马头,陂南陂北□销愁。
合添渔艇两三只,时与约斋来往游。
欹枕孤鸿烟雨涨,钩帘宿鹭晓光流。
何时祭灶呼邻里,我欲题诗素壁留。

131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 宋·王铚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

132 《游道林寺诗三首》 宋·张嵲

万畦霜稻臣黄云,小径萦纡接寺门。
不见高人空像设,更无衲子辩风幡。
楼观远岫秋增媚,窗枕寒溪夜更喧。
他日重来瞻近影,一凭香火荐苹蘩。

133 《赠崇先寺长老》 宋·张镃

飞骑原头快著鞭,暮溪呼艇访幽禅。
霜轻正属收橙月,雨霁真成种麦天。
问答因缘随处是,推敲事业此生专。
无尘幸有西偏竹,浴罢从师借枕眠。

134 《宿古寺》 宋·赵汝鐩

黄昏投寺宿,古屋瞰荒江。
村酒沽春瓮,山房耿夜釭。
滩高声撼枕,月落影收窗。
僧老人皆玩,楼钟晓未撞。

135 《同廷美兄宿龙福寺》 宋·邓深

峰回路转竹间扃,古寺寻幽当下程。
浅屋近山寒较早,小窗容榻意偏清。
睡魔催枕如元约,山鬼吹灯似薄情。
樽酒重温休惜醉,恐君长夜厌蛩声。

136 《先仲微仲纯仲三兄过普明寺赏雪分韵得饮字》 宋·李处权

涉春徂冬祷雨雪,皇天靳此云何甚。
儿童晓报六花飞,失喜钩窗犹屡审。
荒渠断溜冰已合,度雁停号口应噤。
望中玉树散枝柯,二室峰峦张素锦。

137 《过兴德寺》 宋·李复

行雨忽过渐细微,冉冉傍马残云飞。
乱溪争流经屡渡,近水短畦菘叶肥。
跻欹到寺石灯滑,红叶拥门人迹稀。
升堂坐定闻鱼鼓,亦传斋钵慰我饥。

138 《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宋·李复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139 《楼与善寺丞挽诗二首》 宋·释宝昙

翰墨今词伯,规模古吏师。
哭亲声未断,拊枕梦何之。
白首侵书幌,青灯耿繐帷。
伤心故园路,云物不胜悲。

140 《南翔寺》 宋·释慧远

无数青山伴我行,更将清浅濯尘缨。
枕流漱石真吾事,买片闲田就此耕。

* 关于寺枕的诗词 描写寺枕的诗词 带有寺枕的诗词 包含寺枕的古诗词(2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