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寻寻的诗词(611首)

21 《寻西山隐者不遇/山行寻隐者不遇》 唐·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唐诗三百首友情

22 《寻庐山崔征君》 唐·丘为

日高鸡犬静,门掩向寒塘。
夜竹深茅宇,秋亭冷石床。
住山年已远,服药寿偏长。
虚弃浮生者,相逢益自伤。

23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唐·储光羲

东望春明门,驾言聊出游。
南行小径尽,绿竹临清流。
君出罢六安,居此澹忘忧。
园林与城市,闾里随人幽。

24 《寻徐山人遇马舍人》 唐·储光羲

泊舟伊川右,正见野人归。
日暮春山绿,我心清且微。
岩声风雨度,水气云霞飞。
复有金门客,来参萝薜衣。

25 《送人寻裴斐》 唐·储光羲

柱史回清宪,谪居临汉川。
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
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
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

26 《三日寻李九庄》 唐·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访友写景

27 《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 唐·刘长卿

不知方外客,何事锁空房。
应向桃源里,教他唤阮郎。

28 《寻洪尊师不遇》 唐·刘长卿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29 《岁夜喜魏万成、郭夏雪中相寻》 唐·刘长卿

新年欲变柳,旧客共沾衣。
岁夜犹难尽,乡春又独归。
寒灯映虚牖,暮雪掩闲扉。
且莫乘船去,平生相访稀。

30 《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 唐·刘长卿

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
何时飞杖锡,终日闭苍苔。
隔岭春犹在,无人燕亦来。
谁堪暝投处,空复一猿哀。

31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唐诗三百首写景

32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唐·刘长卿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登高怀古抒情

33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 唐·刘长卿

谪宦投东道,逢君已北辕。
孤蓬向何处,五柳不开门。
去国空回首,怀贤欲诉冤。
梅枝横岭峤,竹路过湘源。
月下高秋雁,天南独夜猿。
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

34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唐·刘长卿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
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
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35 《送薛据宰涉县(自永乐主簿陟状,寻复选受此官)》 唐·刘长卿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
人许白眉长,天资青云器。
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36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37 《寻张逸人山居》 唐·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38 《寻盛禅师兰若》 唐·刘长卿

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何处起人烟。
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39 《送薛据宰涉县(自永乐主簿陟状,寻复选受此官)》 唐·刘长卿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
人许白眉长,天资青云器。
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40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 关于寻寻的诗词 描写寻寻的诗词 带有寻寻的诗词 包含寻寻的古诗词(6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