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寿诗的诗词(147首)

121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清友》 宋·刘黻

清友天赋完,岁晚树独暖。
粲此白玉英,瑟彼清庙瓒。
香自根中来,冰雪匪压断。
一见一回老,殷勤呼茗碗。

122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节友》 宋·刘黻

节友独爱秋,相得匪迟暮。
受气惟至正,睟见黄与素。
饱谙风露味,甘守烟霞痼。
如何千载人,仅一渊明遇。

123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净友》 宋·刘黻

净友何亭亭,修洁得自性。
本生淤泥中,乃与玉同莹。
一净消万暑,特立起群敬。
色香非色香,是谓花之圣。

124 《诸君以诗见寿用师伯浑韵为谢》 宋·晁公溯

远游天台登玉霄,蓬莱仙人宜可招。
君诗持此为我寿,爱君学问皆富饶。
有如翠駮与紫燕,穆王画图昔曾见。
只今岂合地上行,霜蹄去曳吴门练。
老夫惟思云梦州,烟波渺渺非子愁。
湖中卉木足驱使,归求橘奴买千头。

125 《观曹寿卿上舍诗轴题其后》 宋·陈棣

君诗字字敌双南,直把骊珠取次探。
李杜盟寒谁共主,曹刘机浅不须参。
囊中句限缘多爱,天外心归计饱谙。
读罢长编知隽永,自然齿颊带余甘。

126 《观曹寿卿上舍诗轴题其后》 宋·陈棣

欲观骚雅继周南,虎子应须虎穴探。
策蹇冲寒将类贾,避堂舍盖愿同参。
书能泣鬼世谁信,诗解穷人我自谙。
但得低头拜东野,此心依约已先甘。

127 《宽堂生辰见招坐中赋小诗为寿·》 宋·杜范

人以宽而安,道以宽而久。
蹄涔贮污潢,满除翻覆手。
江海无津涯,天地等在受。
宽故静而一,是谓仁者寿。
晴天泛风光,春意入花柳。
一笑登公堂,宽德寓杯酒。
愈宽则愈寿,松柏岁寒友。

128 《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 宋·郭印

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
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129 《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 宋·郭印

小邦人物大邦同,万屋鳞鳞气郁葱。
谁挈神峰离海底,幻将廛市纳壶中。
垂帘拟学山阴画,飞舄难乘叶县风。
举首穹旻才一尺,敢凭正直谢天公。

130 《乾元节群臣祝寿小人无位以诗继之》 宋·李覯

帝命当敷佑,民生有厥初。
千秋唐节日,万国禹朝车。
韶美笙镛外,需亨饮食馀。
神仙似姑射,梦想即华胥。
嘉会诚难得,愚忠敢自疎。
古人谁最寿,无逸在周书。

131 《风雨中与吕之寿读文公诗传》 宋·丘葵

冷冷叶上风,瑟瑟檐头雨。
天分本无私,人性皆相似。
譬之入山林,斧斤随所取。
姿年舍我去,初心日以负。
勗君岁寒心,保此栋梁具。
圣域廓悠悠,修途未容驻。

132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 宋·苏籀

鹊巢流庆嗣如参,鹤发人间仰达尊。
经眼尽知三世事,含饴已看几重孙。
承颜捧诏疏封邑,扇枕温床不倚门。
取数西方无量佛,满堂氛馥贝多翻。

133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 宋·苏籀

萧同叔子无令笑,绵上之推乃弃官。
咸羡此堂称圣善,累从治剧劝平反。
晨昏不怠谆谆诲,僮使皆沾洩欢。
紫诏又当称大国,安舆五马叠荣观。

134 《次韵刘希颜李泰发龙井寿圣请献辨才诗》 宋·王洋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赏今。
赏今拘近俗,何以劳寸心。
昔者臞面仙,分符此来临。
邦君舍华轩,老人独散襟。

135 《郑吏部开山路成二岩对棋於上因成二诗·寿松》 宋·王洋

向来本为买山田,饶得青松不费钱。
更向青冥斸峰顶,放教南斗照臞仙。

136 《崇寿印师以诗见惠次韵答之》 宋·王洋

客问王居士,如何是半僧。
祛缘都未尽,学道又无能。
身世随忙业,妻儿饱岁登。
时逢方外士,陪奉说心灯。

137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达人谋事岂踌躇,寿域天开不费鉏。
结得庵成无点俗,栽梅时竹当幽居。

138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盖世功名水一杯,君曾勘破个中来。
平生不问凡红柴,莫逆交情只是梅。

139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寿宅虽然已预营,手栽松柏待亭亭。
童颜鹤发身强健,长对商山万古青。

140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休论马鬣卧牛形,后拥前堆要有情。
自是主人心地好,老天分付不应轻。

* 关于寿诗的诗词 描写寿诗的诗词 带有寿诗的诗词 包含寿诗的古诗词(1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