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封存的诗词(218首)

41 《题故李宾客庐山草堂》 唐·许彬

难穷林下趣,坐使致君恩。
术业行当代,封章动谏垣。
已明邪佞迹,几雪薜萝冤。
报主深知此,忧民讵可论。
名将山共古,迹与道俱存。
为谢重来者,何人更及门。

42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唐·韩愈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

43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44 《东征赋》 两汉·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

辞赋精选抒情

45 《述行赋》 两汉·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辞赋精选纪行抒情

46 《水调歌头(贺许侍郎奕得孙)》 宋·魏了翁

三十作龙首,四十珥貂蝉。
幡然携取名节,锦绣蜀山川。
揽辔扶桑初晓,饮马咸池未旰,来日尽宽闲。
兹事亦云足,所乐不存焉。

宋词精选少女伤春

47 《水调歌头(贺许侍郎奕得孙)》 宋·魏了翁

三十作龙首,四十珥貂蝉。
幡然携取名节,锦绣蜀山川。
揽辔扶桑初晓,饮马咸池未旰,来日尽宽闲。
兹事亦云足,所乐不存焉。

48 《六州歌头(岳总干概括上吴荆州启,以此腔歌之,因次韵)》 宋·黄机

百年忠愤,无泪洒江濆。
曹刘事,埋露草,锁烟榛。
哭英魂。
此恨谁知者,时把剑,频看镜,徒自苦,拳破裂,眼眵昏。

49 《念奴娇(三和)》 宋·刘克庄

四朝遗老,须眉白、巧历不知其纪《瘗鹤铭》云:“鹤寿不知其纪”。
真唤九重为座主,肯谒侯门王邸。
晚会耆英,未论爵德,乡曲无如齿。
酒酣度曲,妙音久不闻此。

50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51 《满庭芳》 宋·俞国宝

南省西清,黄扉青琐,五年历遍中都。
一封朝奏,无乃爱君欤。
便作筠阳胜赏,东溪上、鸥鸟相娱。
谁知道,心存魏阙,身暂寄江湖。

52 《满庭芳》 宋·俞国宝

南省西清,黄扉青琐,五年历遍中都。
一封朝奏,无乃爱君欤。
便作筠阳胜赏,东溪上、鸥鸟相娱。
谁知道,心存魏阙,身暂寄江湖。

53 《括沁园春》 宋·林正大

庐阜诸峰,炉峰绝胜,草堂介焉。
敞明窗净室,素屏虚榻,要仰观山色。
俯听流泉。
中有池台,旁多竹卉,夹涧杉松高刺。

54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55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56 《段太尉逸事状》 唐·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叙事赞美写人

57 《冯谖客孟尝君》 先秦·佚名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写人

58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59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60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 关于封存的诗词 描写封存的诗词 带有封存的诗词 包含封存的古诗词(2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