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诵的诗词(247首)

61 《东坡引》 宋·杨冠卿

“久诵公乐章,愿得从容笑语。
”因举似离筵旧作,称赞久之。
余谢不能。
公子咈然不乐,命小吏呼姝丽十数辈至,围一方台而立,相与群唱,声甚凄楚。

62 《满江红(和虞土胥·惠生日)》 宋·魏了翁

月上南箕,还认得、去年星历。
知谁把、一天星象,荡摩朝昔。
若使平生浑自弃,如今老大何嗟及。
更年来、偏得钝工夫,蹉跎力。

赏花饮酒

63 《满江红(和虞土胥·惠生日)》 宋·魏了翁

月上南箕,还认得、去年星历。
知谁把、一天星象,荡摩朝昔。
若使平生浑自弃,如今老大何嗟及。
更年来、偏得钝工夫,蹉跎力。

64 《贺新郎(再韵赋雪)》 宋·刘学箕

晓听儿曹说。
道前村、疏梅莫与,蔽萧缠葛。
急与呼童诛翦尽,趁此江天暮雪。
唤小艇、渔翁鹤发,凛冽寒风吹酒面,与何人、共泛山阴月。

宋词精选离别相思追忆爱情

65 《贺新郎(代寿赵饶州)》 宋·张辑

绿荫凉尊俎。
映双旌、飞翻新带,日边恩露。
千里湖山添鲜碧,玉宇光浮眉妩。
料范老、应难独步。

66 《沁园春》 宋·冯取洽

因诵雅词“从此一春须一到”之句,竟堕渺茫,为之黯然。
辄用惠示元日沁园春韵,写此怀思,一酹桃花也
人事好乖,云散风流,暗思去年。
记竹舆伊轧,报临村里,筇枝颠倒,忙返溪边。

67 《沁园春》 宋·冯取洽

因诵雅词“从此一春须一到”之句,竟堕渺茫,为之黯然。
辄用惠示元日沁园春韵,写此怀思,一酹桃花也
人事好乖,云散风流,暗思去年。
记竹舆伊轧,报临村里,筇枝颠倒,忙返溪边。

68 《贺新郎》 宋·吴潜

言诗者,有言词者。
须臾,以酒见酌。
中有一人举令云:“各和古词一首”。
且目余云:“相公和叶石林睡起流莺语”。

69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70 《长亭怨慢》 宋·周密

斋、西安令翁浩堂、郡博士洪恕斋,一时名流星聚,见为奇事。
倅居据龟阜,下瞰万室,外环四山,先子作堂曰啸咏。
撮登览要,蜿蜒入后圃。
梅清竹癯,亏蔽风月,后俯官河,相望一水,则小蓬莱在焉。

71 《卜算子(赠陈五星)》 宋·翁合

口诵百中经,手运周天数。
试问薇垣一小星,谁知是、韩王普。
知得客星来,知得贤人聚。
我若乘槎犯斗牛,莫向常人语。

72 《满江红(寿太守)》 宋·郑元秀

小驻碧油,公两载、重临初度。
满全楚,袭人和气,拍天歌舞。
波涌荆江流不断,地连巫峡山无数。
指此山、此水诵公恩,难忘处。

写花写人

73 《玉带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带生,文信国所遗砚也。
予见之吴下,既摹其铭而装池之,且为之歌曰:玉带生,吾语汝:汝产自端州,汝来自横浦。
幸免事降表,佥名谢道清,亦不识大都承旨赵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咏物写花品格

74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75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76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7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78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观止哲学理论

79 《王冕好学》 明·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写人读书励志

80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咏物

* 关于小诵的诗词 描写小诵的诗词 带有小诵的诗词 包含小诵的古诗词(2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