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尖头的诗词(120首)

101 《上曹宪使五十韵》 宋·程公许

骥不称其力,文当与德兼。
褊能多悻悻,小器成沾沾。
行世吾谁与,窥公意自厌,秉心漫以格,植操静而廉。

102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宋·吴潜

老大头皮捉出官,转头重九又看看。
莫愁客里黄花负,只恐尊前白日残。
喜得赐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
丰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携肯作难。

103 《谢丘伯已送酒宇》 宋·陈藻

二刘兄弟虽可语,其如斛面已尖量。
天差一妇各监係,跬步不容越堤防。
羡余置产晨夕忙,老夫押花亦归疆。
缙绅意态生堂堂,苞苴来往堪嗟伤。

104 《二十日步上方广寺观莲华峰云气异甚》 宋·项安世

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
下车著芒鞋,扶杖陟罔路。
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
初登黄茅岭,稍入青箬雾。

105 《舟过惠山》 宋·刘宰

小立船头看惠山,山尖半在有无间。
蚕眠未老秧方绿,且放烟云自往还。

106 《笋》 宋·陈普

书窗媚幽独,万竹真我仪。
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时。
斐亹弄月阴,挺拔出风姿。
凤吟逐神郁,春笋效珍奇。

107 《赠笔工杨日新》 宋·方回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108 《和人观木戏》 宋·李复

百尺高竿巧捷身,竿头立定斗尖新。
更呈失脚翻身样,平地旁观亦损神。

109 《针筒》 宋·释慧开

函盖乾坤气量周,铜晴岁眼一齐取。
岁多利脑尖锋者,到此如何敢出头。

110 《偈颂二十五首》 宋·释如净

结却衲僧布袋头,天童拈来作气毬。
脚尖趯出佛无数,付与丛林作马牛。

111 《瓦》 宋·释绍昙

脚尖踢出烂泥团,妙在陶轮转处看。
盖覆虚空无渗漏,从教头上黑漫漫。

112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第一迦叶首传灯,百万人天耸耳听。
金色头陀闻不会,拈花起处笑尖新。

113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114 《浮舟下淮访龟山禅师》 宋·释正觉

霜风猎猎扫平野,沙头蓁翳净如燖。
淮津斜转龟山麓,云汉微分雁塔尖。
篱落梅梢春点点,庭除松影月纤纤。
禅家况是不羇友,问讯勤来想未嫌。

115 《颂古一百首》 宋·释智愚

一日须来三五度,有时欢喜有时嗔。
改头换面休疑著,元是尖檐帽下人。

116 《元觉上人》 宋·释祖钦

妙觉明净,元无所觉。
如鄱阳尖服务业波不作。
亦若匡庐,云平月壑。
笠顶西风闲去来,拄杖头边空索索,打碎灵龟壳。

117 《赋丛兰一首》 宋·苏籀

楚郢都梁奇韵佚,岚溪云壑初何僻。
根蒂条荂玩九春,葩叶尖萌碧逾尺。
蕙转东君溢宠光,露浥清华烟染色。
蓊勃天芬透绮疏,英蕤绿艳撩诗客。

118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 宋·袁说友

浩荡东风晚更严,黄埃得得上霜髯。
细题今日山中景,更有前头万点尖。

119 《为增城丞张元辅赋博见亭》 宋·曾丰

东山未为高,坐觉鲁之小。
更上泰山巅,天下不胜眇。
公作如是观,所学胡可料。
父兄自磨磋,师友相揉矫。

120 《六和塔》 宋·朱继芳

三百有余年,潮头不敢颠。
孤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
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舡。
老来登眺眼,不道步难前。

* 关于尖头的诗词 描写尖头的诗词 带有尖头的诗词 包含尖头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