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尘界的诗词(477首)

81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 唐·李绅

花界无生地,慈宫有相天。
化娥腾宝像,留影閟金仙。
殿涌全身塔,池开半月泉。
十峰排碧落,双涧合清涟。

82 《鉴玄影堂》 唐·李绅

香灯寂寞网尘中,烦恼身须色界空。
龙钵已倾无法雨,虎床犹在有悲风。
定心池上浮泡没,招手岩边梦幻通。
深夜月明松子落,俨然听法侍生公。

83 《望鹤林寺》 唐·李绅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

84 《宣城北楼,昔从顺阳公会于此》 唐·鲍溶

诗楼郡城北,窗牖敬亭山。
几步尘埃隔,终朝世界闲。
凭师看粉壁,名姓在其间。

85 《望九华山》 唐·柴夔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86 《北青萝》 唐·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唐诗三百首寻访

87 《七夕》 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88 《夏日登慈恩寺》 唐·刘沧

金界时来一访僧,天香飘翠琐窗凝。
碧池静照寒松影,清昼深悬古殿灯。
晚景风蝉催节候,高空云鸟度轩层。
尘机消尽话玄理,暮磬出林疏韵澄。

89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唐·陆龟蒙

吴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荡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踪欲探讨,灵物先瘵瘼。
飘然兰叶舟,旋倚烟霞泊。

9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91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唐·罗邺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

92 《和禅月大师见赠》 唐·罗隐

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支。
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

93 《游清凉寺》 唐·唐彦谦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94 《游清凉寺》 唐·唐彦谦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抒情

95 《升山寺》 唐·周朴

升山自古道飞来,此是神功不可猜。
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
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
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96 《禅院弈棋偶题》 唐·吴融

裛尘丝雨送微凉,偶出樊笼入道场。
半偈已能消万事,一枰兼得了残阳。
寻知世界都如梦,自喜身心甚不忙。
更约西风摇落后,醉来终日卧禅房。

97 《秋日同觉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韵》 唐·李洞

九级耸莲宫,晴登袖拂虹。
房廊窥井底,世界出笼中。
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
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
禁静声连北,江寒影在东。
谒师开秘锁,尘日闭虚空。

98 《宿庐山白云峰重道者院》 唐·李中

绝顶松堂喜暂游,一宵玄论接浮丘。
云开碧落星河近,月出沧溟世界秋。
尘里年光何急急,梦中强弱自悠悠。
他时书剑酬恩了,愿逐鸾车看十洲。

99 《歌》 唐·婺州山中人

静居青嶂里,高啸紫烟中。
尘世连仙界,琼田前路通。

100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 关于尘界的诗词 描写尘界的诗词 带有尘界的诗词 包含尘界的古诗词(4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