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死的诗词(299首)

41 《浩歌》 唐·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42 《四皓庙》 唐·元稹

巢由昔避世,尧舜不得臣。
伊吕虽急病,汤武乃可君。
四贤胡为者,千载名氛氲。
显晦有遗迹,前后疑不伦。

43 《楚歌十首(江陵时作)》 唐·元稹

楚人千万户,生死系时君。
当璧便为嗣,贤愚安可分。
干戈长浩浩,篡乱亦纷纷。
纵有明在下,区区何足云。

44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45 《赠樊著作》 唐·白居易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
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唐诗三百首怀古写人哲理

46 《读史五首》 唐·白居易

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
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
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

47 《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48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49 《感逝寄远》 唐·白居易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

50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51 《涉沅潇》 唐·李绅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
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馀霞杳千里。

52 《悲善才》 唐·李绅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53 《涉沅潇》 唐·李绅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
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馀霞杳千里。

54 《悲善才》 唐·李绅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55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唐·杜牧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
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
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
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

56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唐·杜牧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
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
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
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

57 《追昔行》 唐·薛逢

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
犍为穿城更漏频,一一皆从枕边过。
一夕凡几更,一更凡几声。

58 《长安怀古》 唐·储嗣宗

祸稔萧墙终不知,生人力屈尽边陲。
赤龙已赴东方暗,黄犬徒怀上蔡悲。
面缺崩城山寂寂,土埋冤骨草离离。
秋风解怨扶苏死,露泣烟愁红树枝。

59 《吊孟昌图》 唐·裴澈

一章何罪死何名,投水惟君与屈平。
从此蜀江烟月夜,杜鹃应作两般声。

离愁思念

60 《放歌行》 唐·邵谒

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
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
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

* 关于屈死的诗词 描写屈死的诗词 带有屈死的诗词 包含屈死的古诗词(2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