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上的诗词(647首)

21 《宿焦山上方》 元·郭天锡

扬子江头风浪平,焦山寺里晚钟鸣。
炉烟已断灯花落,唤起山僧看月明。

22 《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宋·苏辙

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
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
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

23 《题东山上方》 宋·郑清之

谢公雅志在东山,一入黄扉不复还。
公去我来山属我,为公偿却半生閒。

24 《清明抵西山上冢》 近代·陈三立

阻兵卧疾负归期,扶策今为上冢儿。
一径余花初脱雨,三年枯泪尚留碑。
云风摩荡悬灵境,岩壑低昂拥故姿。
痴对松林侵竖子,栖鸦啼失夕阳枝。

25 《黄山上先家旧葬处》 宋·陆文圭

一孟麦饭一肮肩,寒食风花沪眼边。
倘得黄泉相见母,腾如白日上升天。
万家置去成何用,双鹤飞来亦偶然。
事死如生莫言孝,岁曾庐墓过三年。

26 《善卷坛下作(在柱山上)》 唐·刘禹锡

先生见尧心,相与去九有。
斯民既已治,我得安林薮。
道为自然贵,名是无穷寿。
瑶坛在此山,识者常回首。

27 《题紫微山上方》 唐·章孝标

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
景闲僧坐久,路僻客来稀。
峡影云相照,河流石自围。
尘喧都不到,安得此忘归。

28 《杼山上峰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韵赋得印字…之会》 唐·皎然

道情寄远岳,放旷临千仞。
香路延绛驺,华泉写金印。
日欹诸天近,雨过三华润。
留客云外心,忘机松中韵。
灵嘉早晚期,为布东山信。

29 《题文山上巳诗》 明·解缙

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
东风杜宇三月三,五陵望断春芜绿。
墨花皇皇五十六,写出江南愁万斛。
当时下笔眼如虎,日落天低鬼神哭。

30 《题庐山上化成寺》 宋·李含章

楼台高耸入中天,压破寒山数亩烟。
永日松栏幽鸟语,半空岩石老僧禅。
窗临樛木排深涧,簷拂长萝下翠颠。
野客每来何所得,一声秋磬似相便。

31 《二月初山上作》 宋·晁说之

与春相别云一岁,辽鹤有恨不足加。
意韵寂寥莫我适,起逐春风山迳斜。
春风自与时窈窕,岂为来开桃李花。
不然春来已几日,何处桃李不枯槎。

32 《次韵子瞻延生观後山上小堂》 宋·苏辙

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
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
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

33 《赠护国寺山上宏道者》 宋·顾逢

三十年趺坐,何曾下此山。
忘形超物外,无梦到人间。
窗暗月来照,门开风自关。
虎狼情亦狎,夜夜庙前还。

34 《如山上人》 宋·释祖钦

绝毫绝釐,如山如岳。
万里高飞,遥空一鹗。
见不到处,天涯海角。
智不及处,不圆满觉。
西风萧条黄叶落,古殿深沈撼金铎,却悔当初赚行脚。

35 《七月一日独游顶山上方院》 宋·孙应时

涧水有奇观,山蝉发清歌。
穹林翠光合,深谷凉风多。
孤游正寂历,伫立久婆娑。
平生颇须此,欲去意如何。

36 《同陈六侍御寒食游禅定藏山上人院》 唐·武元衡

年少轻行乐,东城南陌头。
与君寂寞意,共作草堂游。

37 《木兰花慢 九月一日,与彦良及南山上人游张》 元·袁易

词,末章盖为彦良发也对荒台老树,云物淡,水容清。
更犀尘玄谈,疏髯长啸,此地逢迎。
幽并故多俊杰,看赋诗、鞍马气纵横。
画拥金*傍柳,夜呼银甲弹筝。

38 《和庐山上人竹轩》 宋·苏轼

洞外复空中,千千万万同。
劳师向竹颂,清是阿谁风。

39 《罗浮山上过铁桥》 宋·白玉蟾

飞云顶下见罗浮,五色珍禽绕石楼。
行过铁桥猿啸罢,稚川丹灶冷飕飕。

40 《登龟山上方寺》 宋·宋庠

双树遗真宇,青鸳切紫氛。
路盘千岭出,钟逼九天闻。
林影随崖断,泉声遇石分。
晓风先得日,春崦易藏云。
佛果当轩落,仙苗护砌薰。
客尘聊自拂,稽首贝多文。

* 关于山上的诗词 描写山上的诗词 带有山上的诗词 包含山上的古诗词(6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