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僧学的诗词(272首)

61 《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宋·孙应时

平生抱遐尚,抚剑远行游。
迹谢声利牵,心与岩壑谋。
东征泛沧海,南惊逾丹丘。
西登峨峨啸,北望关陇愁。

62 《无为洞口作》 唐·元结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
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
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

63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赵中丞》 唐·卢纶

渐欲休人事,僧房学闭关。
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
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64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赵中丞》 唐·卢纶

渐欲休人事,僧房学闭关。
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
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65 《送僧无言归山》 唐·司空曙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
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66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67 《罢武功县将入城》 唐·姚合

乍抛衫笏觉身轻,依旧还称学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从野老借牛耕。
妻儿尽怕为逋客,亲故相邀遣到城。

68 《山寺寓居》 唐·徐夤

高卧东林最上方,水声山翠剔愁肠。
白云送雨笼僧阁,黄叶随风入客堂。
终去四明成大道,暂从双鬓许秋霜。
披缁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69 《沁园春》 宋·刘辰翁

笑贡生狂,日日弹冠,西望王阳。
待泥封屡下,蒲轮不至,卖琅琊产,办舍人装。
厚禄故人,黄金有术,何不分伊肘后方。
他年老,三千里外,八十思乡。

春天写景闲适

70 《风山怀古三首》 元·孙华孙

宋家事业如汉晋,遗史班班今尚存。
南渡衣冠元帝纪,中山庙社靖王孙。
海门龙去秋潮横,宫阙乌啼夕燐繁。
已恨无人似诸葛,生憎何物学桓温。

71 《泽卿示兰亭考作萧翼取兰亭辞》 宋·黄畴若

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
不言使者求遗书,只言浴茧当及时。
从容与语益款洽,论到翰墨尤瑰奇。
山僧技养不自禁,稍出修禊兰亭词。

72 《宿山寺》 明·桑悦

夜宿山中寺,翛然物外情。
倚松僧意静,浮竹佛香清。
昏鼠窥灯出,饥乌近钵鸣。
小池生泡沫,似劝学无生。

73 《出山别元参学》 明·许篈

花宫星斗寒相映,叠叠春山闻夜磬。
楚客初招万里魂,胡僧暂起经年定。
王孙绿草渐芳菲,松月留人归未归。
欢喜岭头丛桂暗,芙蓉峰下怪禽飞。
荷衣蕙带宿云湿,宝殿沉沉鬼神泣。
明日朝阳江上行,知君惆怅溪头立。

74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宋·陆游

寓形百年中,如臂屈伸顷;少壮几何时,已复堕衰境。
老人喜自洁,临涧漱绿净。
佛龛香事已,僧钵供煮饼。
山茶试芳嫩,野果荐甘冷。
不学万钱厨,长鱼取淮颍。

75 《冬晚山房书事》 宋·陆游

山泽何妨老太平,巉巉骨相本来清。
月明满地看梅影,露下隔溪闻鹤声。
未辨药苗逢客问,欲酬琴价约僧评。
胡奴仁祖今俱绝,且学湘累拾菊英。

76 《雨晴步至山亭欲遂游东村不果》 宋·陆游

村陋垣屋颓,岁晚风雨横。
泥涂绝还往,餐粥养衰病。
药囊杂书卷,白发满清镜。
一榻卧兼旬,不践墙下径。

77 《与客登壶山绝顶》 宋·刘克庄

十里稀逢寸地平,且无木影荫入行。
凫飞难学王乔舄,鱼贯全如邓艾兵。
樵子献花簪帽重,山灵供水入瓢清。
扪萝莫怪匆匆下,恐赚林僧束炬迎。

78 《约僧宿北山庵先寄平甫》 宋·王令

上人合动山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
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
先戚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
林下不谙人世苦,笑将霜鬓与君看。

79 《沿檄柯山归别张特秀》 宋·楼钥

我昔志学年,侍亲宦西安。
弟兄游庠校,见君平生欢。
君才独颖出,逸驾不可攀。
夜窗共檠灯,春游合杯盘。

80 《答青山阁见寄》 宋·胡仲弓

诗人无俗事,侵晓访僧居。
山近市声远,楼空松影虚。
耕云虽有地,种药恐无锄。
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

* 关于山僧学的诗词 描写山僧学的诗词 带有山僧学的诗词 包含山僧学的古诗词(2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