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高水长的诗词(1591首)

221 《南浦 会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里·其西九山》 元·陶宗仪

水兼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
而沟塍畎浍,隐翳竹树间。
春时桃花盛开,难犬之声相闻,殊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
一舟曰水光山色,时放乎中流,或投竿,或弹琴,或呼酒独酌,或哦咏陶谢韦柳诗,殆将与功名相忘,尝坐余舟中茗供,襟抱清旷,不觉度成此曲。

222 《题江国录先生石室》 宋·陈尚文

海甯邑屋千山环,幽人更爱山中山。
山城已远人烟寒,江君石室深巑屼。
闻君十载栖长安,焉能敛翼萦岩峦。
卧龙要自南阳蟠,东山不为携红颜。

223 《全州南城》 宋·冯岵

全州城南何壮观,石崖为趾江为濠。
凌落渡江骑马去,空蒙瘴雾漫绨袍,逦迤过滩水,小艇浮桐槽。
半渡急雨雪,舟师失飞篙。

224 《重建岘山羊侯祠歌》 宋·王洙

襄阳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岘名特尊。
山形卑堕不峻极,屹若巨首临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绝水阙左非其亹。
砠巅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罗芳荪。

225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毋丘恪

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
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
魏明不惜万夫办,凿山累土夸神奇。
景明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

226 《白头吟》 明·黄肃

长丝弦声缓,短丝弦声急。
长短苦不齐,抱取向郎泣。
明明皓月,三五圆缺。
念我所思,中道而别。

227 《送待诏文徵仲先生致仕》 明·陆粲

文星南指斗牛遥,先生拂袖归江皋。
平原苍莽晨车发,霜天突兀玄云高。
忆昨先生登玉堂,千钧笔力开混茫。
手翻翠虹霓,翰飞赤凤凰。

228 《南京行》 明·孙蕡

南京自古说豪雄,远胜秦中与洛中。
吴越千山高拱北,巴江一道远朝东。
秦淮水入丹阳郭,北固城连六代宫。
岌?石头如踞虎,逶迤钟岳似盘龙。

229 《长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
绮构瑶台高照耀,香车宝马并驱驰。
驱驰照耀皆豪贵,九棘三槐夹三市。
鼎食钟鸣将相家,朱帘绣柱王侯第。

230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宋·苏轼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231 《鲍公水》 宋·王安石

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
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
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
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232 《鱼复浦泊舟,望月出赤甲山,山形断缺如鼍龙》 宋·范成大

月出赤甲如金盆,蹲龙呀口吐复吞。
长风浩浩挟之出,影落半江沉复翻。
天高夜静四山寂,惟有滩声喧水门。
高斋诗翁不可作,我亦不眠终夕看。

233 《姑苏杂咏 姑苏台(在横山西北麓)》 明·高启

金椎夜筑西山土,催作高台贮歌舞。
文身泽国构王基,却笑先人独何苦。
铜铺玉槛盛繁华,幻作峰头一片霞。
望处直穷三百里,役时应废几千家。

234 《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 宋·周必大

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
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
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
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

235 《柳湖感物》 宋·苏辙

柳湖万柳作云屯,种时乱插不须根。
根如卧蛇身合抱,仰视不见蜩蝉喧。
开花三月乱飞雪,过墙度水无复还。
穷高极远风力尽,弃坠泥土颜色昏。

236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宋·李弥逊

高荷盖水临风曲,美人却扇耀红玉。
溪翁爱这看不卟,密竹阴中坐幽独。
南邻新醅手自洒,贮以鸱夷转山腹。
折松扫云谢羁束,近水亭台晚香馥。

237 《石时亨饱山阁》 宋·楼钥

层层得好山,是处足饱看。
君真乐山者,心地尤平宽。
生长山水县,惯见青巑岏。
筑室欲饫赏,凭虚著危栏。

238 《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 宋·徐照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
千古险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
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
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239 《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韵得缃字》 宋·刘学箕

炎精孕秀储气详,荔枝结实魁群芳。
我有犹子客南服,千里眷念情不忘。
星驰走寄一千颗,伏暑火炽劳取将。
筠篮初开气芬溢,稍觉四座浮清香。

240 《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简范经历》 宋·戴表元

为山不愿高,为水不原深。
水深蛟龙集,山高虎豹蹲。
我有避人法,终日衣冠林。
煌煌钱塘城,游尘书为阴。

* 关于山高水长的诗词 描写山高水长的诗词 带有山高水长的诗词 包含山高水长的古诗词(15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