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岁色的诗词(1792首)

61 《水调歌头·春色去何急》 元·赵雍

春色去何急,春去尚微寒。
满地落花芳草,渐觉绿阴圆。
马足车尘情味,暑往寒来岁月,扰扰十余年。
赢得朱颜老,孤负好林泉。

62 《朝中措·琅琊山色最清雄》 元·高士谈

琅琊山色最清雄。
心赏待衰翁。
路转峰回如画,新亭半湿青红。
风流宾从,清闲岁月,且共从容。
莫笑尊前老大,犹堪管领春风。

63 《千秋岁 寿程竹逸七十》 元·朱思本

虎溪清旭。
瑞气生华屋。
无量寿,如川福。
簪缨门阀好,诗礼家声肃。

64 《扬州岁莫》 宋·丁开

万国春回日,层成晚眺余。
江声隔吴楚,原色到邳徐。
大阅军容壮,狂歌客礼疎。
百年寒荻里,风雨忆吾庐。

65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宋·李薰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天公将归谁尤,耗释此下土。
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66 《岁暮呈五介甫平甫》 宋·朱明之

岁暮远为客,一身归计深。
尘沙日翳翳,雨雪夜阴阴。
喜色开南信,悲怀动北琴。
感时须寂寞,何独少陵心。

67 《天运不已,岁时又春,学已可乎!作自勉诗呈》 元·黄清老

东风一笑可人心,旋沥新醅对客斟。
山色未匀春意浅,梅花已老白云深。
半轩依竹闲听雨,千里怀人欲抱琴。
试问樵溪隔年意,碧波东注渺难寻。

68 《岁暮山村二首》 明·居节

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尝饥俊鹘呼风过,不雨寒云起夕阴。
何事悲欢却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

69 《岁暮泛彭蠡》 明·康从理

旷望极平川,遥心自黯然。
空烟疑有地,远浪不分天。
暮色孤帆外,寒声落雁边。
年催长路客,归思倍堪怜。

70 《海上岁朝》 明·王逢年

海国春初转,还开腊社筵。
世情回旧历,衰病入新年。
往事鸡声尽,闲愁柳色偏。
从兹复朝暮,苏晋浪逃禅。

71 《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明·王彝

雄鸡日落鸣,天形咫尺悬如匏。
黑风不作黄云交,将军宴客具行庖。
酒饮马湩驼峰肴,燕姬珠帽翠垂髾。
色压秦娥河济娇,十四冰弦杂雅咬。

72 《岁暮客钱唐邦彦征君以诗招饮席间因次其韵》 明·文林

隐君潇洒有高斋,径造何烦折简催。
雪砌宜人寒不扫,溪门待客夜还开。
离离灯火分春色,奕奕梅花照酒杯。
笑杀山阴王长史,不逢安道为谁来。

73 《岁暮有怀在京诸友》 明·许伯旅

岁寒谁制女萝衣,回首天涯生事微。
带剑不辞屠狗辱,读书空愧斫轮讥。
丹丘云树三江隔,白下鳞鸿十月稀。
闻说五湖春色起,棹船却欲话南归。

74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宋·苏轼

曈曈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欲零。
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75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 宋·苏轼

瞳瞳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自零。
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仆射吕公、门下韩公、左丞刘公,皆自讲席大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干。

76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宋·苏轼

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
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後凋。
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
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

77 《和惠思岁二日二绝》 宋·王安石

沙砾藏春未放来,荒庭终日守陈荄。
遥怜草色裙腰绿,湖寺西南一径开。

78 《范老前岁相别,约归括苍,便游四明,今不知》 宋·范成大

春色重来意未阑,故人一去肯复还。
括苍洞天归旧隐,补陀海岸寻神山。
杖屦云烟远游乐,衣裳风雪行路难。
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79 《岁夜咏怀》 唐·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春节

80 《岁暮》 宋·陆游

浅色染成官柳丝,水沉熏透野梅枝。
客来莫怪逢迎嬾,正伴曾孙竹马嬉。

* 关于岁色的诗词 描写岁色的诗词 带有岁色的诗词 包含岁色的古诗词(17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