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临的诗词(716首)

81 《过金陵谒吴大帝庙》 宋·袁陟

人苦曹瞒虐,天悲驻禄终。
山河分鼎峙,气象发江东。
一旦墟京洛,弥年豢幼冲。
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

82 《武皇上宾同百官哭临于思善门外》 明·陈沂

帝寝重扉寂寞开,鼎湖龙去可能回。
芙蓉内殿初成后,虎豹离宫不再来。
三月麻衣明晓雪,万声号动隐春雷。
巡游幸返苍梧辔,供奉犹存玉几哀。

83 《送李寺丞归临江》 宋·王曾

辞荣知退出尘埃,泽国皆推隐逸才。
清世不为王事累,白云重向帝乡来。
僧因好古留棋诀,鸥为忘机恋钓台。
应见酒旗回马首,远烟浓澹百花开。

84 《临淮遇雪赠刘渐斋侍御谪居》 明·包节

白简彤庭几抗章,一麾铜墨便为郎。
关门变柳犹飞雪,县郭无花只避霜。
云接楚山聊隐吏,地临淮海旧兴王。
可应禁闼违长孺,帝念中都是沛乡。

85 《陆贾不欲数过诸子(和汤临川诸题,录二首)》 明·茅元仪

新语汉高惊,片言粤佗喜。
乍可动帝王,常恐厌儿子。

86 《临清公署作》 明·童承叙

万家楼阁抱城阿,武帝旌旗向此过。
不见凤笙吹别殿,空闻龙舸驻清河。
水寒沙碧生冰雪,华榭歌台长薜萝。
共道于今游幸少,豹房虎圈月华多。

87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唐·王维

复道通长乐。
青门临上路。
遥闻凤吹喧。
暗识龙舆度。

88 《江西壬辰秋大旱饥临江守王幼学监簿极力救民》 宋·戴复古

恳切金章奏,精诚玉帝知。
稻粱民性命,丰歉国安危。
苗秀方成实,雨来还及时。
人能合天意,天亦顺人为。

89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 宋·范成大

身济投艰业,时乘拨乱机。
荆榛荒帐殿,风雨颒戎衣。
有日临黄道,无星彗紫微。
至今淮海上,犹咏六龙飞。

90 《考宗皇帝挽词》 宋·陆游

代邸膺图日,临朝涕泗横。
诚心非外饰,至孝化群生。
高庙联龙衮,思陵接柏城。
平生奉亲意,一理贯幽明。

91 《绍兴癸亥余以进士来临安年十九明年上元从舅》 宋·陆游

随计当时入帝城,笙歌灯火夜连明。
宁知六十余年後,老眼重来看太平。

92 《题谯东魏武帝庙》 宋·张耒

草昧群龙鬬,英雄接上游。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93 《谒蒋帝祠过钟山下二首》 宋·张耒

溶溶野水戏凫鹥,垄麦初长午景迟。
尽日绿杨闲照水,临风自爱好腰支。

94 《江氏家藏仁宗皇帝墨迹赞》 宋·黄庭坚

昭陵仁圣,与天同功。
不刻不雕,万国文明。
日月照临,无有隐侧。
一滴之雨,泽及万物。
简言易从,易言易知。
皇祖有训,信如四时。
雷声不作,天地渊默。
遗黎怀仁,霣泣翰墨。

95 《闻临淄公薨》 宋·梅尧臣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语我火犯房。
芒射钩钤而拂上相兮,祸非弼臣谁可当。
昨日闻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归卧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请而赐黄金百两以为寿兮,谏官御史犹击强。

96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宋·刘克庄

临照三千界,涵濡四十春。
沙难量福寿,天不大尧仁。
眇小坡诗案,优容濮议人。
老臣偏恸绝,曾扈属车尘。

97 《乙卯岁江南大旱七月六日临川得雨奉呈程伯禹》 宋·曾几

缥缈炉烟上帝阍,朝来一洗旱如焚。
垄头无复成龟兆,水面初看起縠纹。
政使夏畦炊白玉,未妨秋稼割黄云。
使君闵雨心犹在,化得邦人不茹荤。

98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宋·周必大

槐夏风清麦已秋,三千珠翠从宸游。
玉阶斗采忘忧草,水殿临观竞渡舟。

99 《光宗皇帝挽诗二首》 宋·周必大

仁爱周华夏,英聪贯古今。
知人符日照,裕物称天临。
闲退亲传子,忧劳旧损心。
景光昭百世,昧谷谩西沉。

100 《梁明堂登歌 歌黄帝辞》 南北朝·沈约

郁彼中坛。
含灵阐化。
回环气象。
轮无辍驾。
布德焉在。
四序将收。
音宫数五。
饭稷骖駵。
宅屏居中。
旁临外宇。
升为帝尊。
降为神主。

* 关于帝临的诗词 描写帝临的诗词 带有帝临的诗词 包含帝临的古诗词(7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