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俗的诗词(692首)

281 《玉华山》 宋·张道宗

玉华山形郁崷崒,白昼莽苍常生烟。
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迟淙寒泉。
山根宛转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巅。
文皇性热不奈暑,当时宫此安徙然。

282 《防风庙》 宋·章杰

弭楫山水县,驱马东南隅。
侯当溽暑至,乘凉出郊墟。
晓月醒魂梦,轻颸动襟裾。
气爽体自轻,纵意驰坦途。

283 《题严因崇报禅寺》 宋·赵师龙

寻幽访古到岩前,仰视云霞接梵天。
六代兴王那复在,千身化佛尚依然。
老松俗作苍龙去,怪石常如猛虎眠。
已觉尘劳变清净,何当筑室向危巅。

284 《腊月十八日呈子京》 宋·郑侠

岁去如奔马,残日十有三。
侄为当嫁女,甥是未婚男。
丛然猥俗并,殊非力所堪。
嗟予本支离,尘事素不能。

285 《咏地藏殿牡丹一茎五花》 宋·钟离景伯

春风荣万木,此卉异常葩。
海角逢三月,僧房见五花。
馨香惊俗眼,灿烂照高牙。
公子休追赏,如来会上夸。

286 《资圣寺》 宋·周牧

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干影毵毵。
穿云日阅客十数,汲水时闻僧两三。
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共丹同龛。
烹茶汲取瓯雪,一味清霜齿班颊寒。

287 《送程彦明煜之松江》 明·高逊志

同是他乡客,俱为避地人。
兴来犹浪迹,别去更沾巾。
山路常疑雨,江花已报春。
荒烟投远戍,落日扣通津。

288 《悼子乘二首》 明·皇甫濂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
慧敏标弱龄,珪璋渺前期。
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
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

289 《题邮亭壁歌》 明·金华宋氏

邮亭咫尺堪投宿,手握亲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铺摊,支颐相向吞声哭。
旁人问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诉衷曲。
妾家祖居金华府,海道曾为上千户。

290 《幽居》 明·李戣

狂简谁谐俗,幽居颇自便。
看云常独坐,听雨或高眠。
字许邻人问,诗从野老传。
久知山木喻,细读养生篇。

291 《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王元美徐子与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誉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
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
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
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

292 《赠梁五兄》 明·陆之裘

太常画品称绝俗,海外皆传夏公竹。
房栊有女十五人,兰佩云鬟总如玉。
夫人贤德妇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宝当年阅诸女,独指伯夏劳经营。

293 《寄章允载兼柬项思复》 明·宋璲

忆昔到京畿,与子寓官廨。
一见即相欢,不翅旧交快。
维时困道涂,驱车久行迈。
忽逢弛担初,欣若身脱械。

294 《龟头山》 明·陶安

我闻龟头山,乃在麻城县。
东离八十里,高峻远先见。
伸向南行,欲桥仍俯颤。
巨吻谽谺张,穹脊坼绞现。

295 《缺题》 明·童琥

竹外松边一两稍,迥临村落傍谿桥。
堪将乱蕊添云肆,芳被芳风透绮寮。
春事顿随花片薄,清吟半逐梦魂销。
却思前载孤山下,踏雪相寻岂惮遥。

296 《次栗夫韵答一夔招饮》 明·王弼

闻君东篱把寒菊,对酒高歌霜满屋。
寻常闭门嗔索诗,此时下笔皆神速。
想为悲秋发豪兴,十斗九空惊侍仆。
不然浩荡凌云句,岂是枯肠泥睟粥。

297 《始家湖上寄城中诸友》 明·王懋明

负郭无绪业,因家濠湖濆。
扁舟归草堂,东溪生夏云。
居然满幽致,得与木石群。
兹地风俗厚,所事不尚文。

298 《曲江池醉歌赠长安诸公》 明·王廷相

长安诸公虎凤客,曲江宴我春微茫。
江边草没古皇迹,塔前云散千佛光。
人豪意远词锦鲜,尚书御史纷琼筵。
邺中文学不足数,洛下风流漫自贤。

299 《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明·王祎

黄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仪矩,蔼蔼赡文辞。
峨冠映长鬛,大布以为衣。
去岁应辟举,来自盱江湄。

300 《五月余还至渭南适克正博士为丞于兹赋诗道旧》 明·王祎

曩余客南京,结交尽名友。
文采竞联翩,气义互缠纠。
子也时所需,翻然起江右。
譬如丰城藏,紫气映牛斗。

* 关于常俗的诗词 描写常俗的诗词 带有常俗的诗词 包含常俗的古诗词(6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