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具的诗词(271首)

181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 宋·曾几

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
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
又如学仙子,辛苦终不遇。
忽然毛骨换,正用口诀故。

182 《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 宋·文同

晚客无一来,独步入东谷。
园林已成就,此景颇不俗。
落落岩畔松,修修涧边竹。
爽气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183 《金凤花》 宋·文同

花有金凤为小丛,秋色已深方盛发。
英英秀质实具体,文采烂然无少缺。
纤茎翩翩翠景动,红白粉乱如点缬。
谁云脆弱易飘堕,自卵至翼亦数月。

184 《送提刑司勋》 宋·文同

同昔分符守兴元,公始仗节来武信。
因而出入在门下,未有三日不亲近。
台移希疏狱谳少,凛凛清风满墙仞。
乘闲每许陪后乘,好寺名园遍游尽。

185 《次韵广东黄漕时闻其部中寇退而湖湘之民方避》 宋·周必大

笑酌贪泉为赋诗,凛然清节照南夷。
厩空不纳如羊马,才大常嗤捕鼠貍。
盗已奔秦非地险,心迟去鲁只天知。
爱君勤把归鞍促,莫待鸾旗访具茨。

186 《迁居汝南》 宋·苏辙

我昔还自南,从此适旧许。
再岁常杜门,壁观无与语。
何人自惊顾,未听即安处。
亟逃颍州籍,来贯汝南户。

187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宋·苏辙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
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
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
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188 《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 宋·刘子翚

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
平生几两屐,惟乐取意去。
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
沙平水漫流,云散天全露。

189 《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萧屯以诗嘲之再用原韵》 宋·刘子翚

平生老子兴,浑奇幽绝处。
宁嫌一坡远,甘作十歇去。
至今清梦狂,时走松阴路。
心忻自吟哦,技疗辄披露。

190 《答贡甫酌骐骥池上见诒》 宋·韩维

金行战阳暑未北,炎郁填胸汗流液。
空堂大祖不可度,欲取清风自湔涤。
耽耽华厩列官守,对起二亭严案席。
天渠分水濯龙骥,下注方池气清激。

191 《送李去病杨元老》 宋·强至

君王赫怒超前古,威令风驰奋皇武。
将士咸怀敌忾心,桓桓孰可当貔虎。
岷峨横抹西南坤,河池散关当北门。
坚城高寨碍飞鸟,天兵百万方云屯。

192 《七夕》 宋·李廌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
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
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
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

193 《嗟美人词》 宋·李廌

嗟美人兮何人,抚千祀兮增悲。
咎司命之匪仁兮,弗庇下民。
故啬数於令人兮,俾弗俪乎常期。
既闓端之引大,复柅止而絷维。

194 《鹿门寺》 宋·李廌

蓬莱鹿门道,莽莽汉津渡。
川涂两缅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厌州里,翁媪是中去。
风流可引想,千载豹隐雾。

195 《游超化寺》 宋·李廌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
河源几万里,天派垂昆仑。
支流播九逆,砥柱疏三门。
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

196 《简潘义荣》 宋·郑刚中

高槐记得绿阴垂,见公随诏趋丹墀。
今兹疏梅弄香粉,公坐鲠切还棲迟。
甘辞软暖定整售,此独难使壮者为。
苦言暝眩上所急,出林之木风摧之。

197 《寄题李监酒不俗阁》 宋·郑刚中

高士常徇俗,无心欲违世。
野鹤在鸡群,饮啄同敛翅。
昂昂望九皋,自有物外意。
下士求免俗,正恐俗难避。

198 《乾道圣德颂》 宋·曹勋

维圣有作,绍隆兴运。
天经地义,宗尧越舜。
风俗惇厚,日星清润。
冰天桂海,咸祗成训。

199 《次李提举过南园饮散赋诗韵》 宋·曹勋

小山丛薄栖南郭,兰若蔽亏如间错。
竹色低侵几案凉,海云常压波涛恶。
遣愁五字了未有,取醉一樽良可托。
折简敢致先生游,俎豆陶匏殊寂寞。

200 《晓乘大雾访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铸,有烈秋阳尚骄倨。
汗流亭午忆凄风,气应佳辰欣白露。
朝来开窗迷眼界,雾色无边莽回互。
谁为夜半有力者,窍负群山著何处。

* 关于常具的诗词 描写常具的诗词 带有常具的诗词 包含常具的古诗词(2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