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源的诗词(556首)

41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42 《桃源行》 宋·汪藻

祖龙门外神传璧,方士犹言仙可得。
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
关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长一身。

43 《鹦鹉曲 太平乐府卷一》 元·吕济民

朱颜绿鬓难留住。
调弄了几拙讷的儿父。
算光阴咫尺风波,恍着暮晴朝雨。
怎禁他地久天长,睚不过暗来明去。
望桃源雾杳烟迷,梦觉也玉人

44 《平水神祠歌》 宋·陈赓

黄河如丝导昆崙,万里南下突禹门。
支流潜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吾闻川真岳灵有真宰,况乃利泽开洪源。
龙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庙貌何雄尊。

45 《拜婺源文公祠》 明·李奎

天肇文明赞治平,万年宗主赖先生。
经穷六籍开来学,道继诸儒集大成。
祠枕星源青嶂合,亭临虹井彩云横。
乘骢远谒逢秋祀,瞻拜偏兴景仰情。

46 《题太平兴国宫》 宋·李受

香炉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还。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头上接天班。
沧溟岂隔毫芒内,忆劫皆归瞬息间。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虚鸾鹤会跻攀。

47 《咏般若台一首赠源□长□》 宋·钱端礼

□□云收出远林,两山不隔□□鸣。
层台迥出层霄外,霜□还同霜月平。
修竹可人无俗韵,疏梅能事□僧清。
宝□遍□虚空界,深夜犹闻梵呗声。

48 《天平山白云泉》 宋·钱藻

白云岩静最深隈,泉溜泓溶石窦开。
宿雾不生澄晓月,残风轻漾蛰寒雷。
源从天汉星边落,流自鳌峰海上回。
莫谓无心事奔注,曾随霖雨下山来。

49 《送洪内翰知太平府》 宋·沈继祖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
中绝仅如线,鸾胶真续弦。
自有乘法累,吾道几弃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

50 《何源秀才为予画山水图觅诗》 宋·王当

孤峰特立何巉巉,势与霄汉高相参。
左蟠右列分岭岫,俨若至尊朝子男。
怪予蜗室不盈丈,欲有异境超尘凡。
素缣挂壁故妥帖,平地作此千嵌岩。

51 《璜源宗人珏寿庆楼》 宋·吴浩

吾宗培世德,盛事褒一门。
仰颜有寿母,挽目见子孙。
平生青云器,威凤宜孤鶱。
脱然舍荣爵,回车息深村。

52 《上丞相平淮颂》 宋·邢凯

皇矣圣宋,立国以仁。
兼爱南北,肤暨介鳞。
蠢芘逆全,假义俫臣。
给以餽餫,列之簪绅。

53 《平园》 宋·余季芳

柳暗花明自一春,青山缭绕水如襟。
偶然觅得桃源路,便欲分栖竹屋阴。
清昼平原寻小隐,夕阳归路入閒吟。
迟迟风袂烟堤上,遥望环溪鸭绿深。

54 《韶州秩满至清源道中闻子庠倒磻俱登第又题客》 宋·张牧

道路已三月,山川犹昔年。
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
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
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

55 《桃源忆故人 别故人》 元·洪希文

客亭折尽垂杨柳。
马*堤边无有。
唱彻阳关杯酒。
别我平生友。
男儿得意须回首。
鸟兔东飞西走。
临发不堪分手。
恋恋君知否。

56 《福源精舍》 明·李延兴

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
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
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
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

57 《桃源》 明·刘崧

青林被重冈,苍石立绝涧。
冥冥松风回,高蔓弱可绾。
驱车鹤岭下,沮洳湿危栈。
微茫烟霞集,披靡杉筠间。

58 《自浑源赴大同道中》 明·王鸿儒

仆从衣裘薄,溪山冰雪深。
西风吹剑首,晓日照琴心。
慷慨平胡策,凄凉出塞吟。
书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

59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 唐·李白

东平与南平。
今古两步兵。
素心爱美酒。
不是顾专城。
谪官桃源去。
寻花几处行。
秦人如旧识。
出户笑相迎。

60 《桃源行》 唐·王维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 关于平源的诗词 描写平源的诗词 带有平源的诗词 包含平源的古诗词(5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