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道行的诗词(1459首)

961 《劝学歌》 宋·陈普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奋七尺身。

962 《纯父家池双头莲》 宋·陈普

天地化育工,两致一为要。
对待管流行,并起非横矫。
亭亭南北枢,赫赫东西曜。
仁义与诚明,彼此相契约。

963 《送熊退斋归武夷》 宋·丘葵

穆穆朱夫子,於道集大成。
嗟予亦私淑,奥义终难明。
退翁独何幸,而乃同乡生。
虽后百余载,玄机若亲承。

964 《将赴雪峰示圭上人》 宋·释惟一

上人辞我去行脚,我亦早晚行脚去。
天涯海角或重逢,钵饭茎虀又相聚。
自笑年登六十七,眼昏耳聩脚无力。
触事无能保面墙,百千追悔有何益。

965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 宋·释正觉

喫茶去,喫茶去,明明指人无异语。
家风平展没机关,谁道赵州谩院主。
苦苦苦,往往邯郸学唐步。
恰恰长安道上行,分明有眼如天瞽。

966 《偈颂二十一首》 宋·释智愚

平生好攻禅病,不知病是道源。
要知道源端的,直须陆地行船。
因思大唐裴相国作圆觉经一序,一字一义,耸动人天。
又思本朝温国公制解禅颂六篇,一褒一贬,口业昭然。
匪伊自绝夙种,佛亦不度无缘。

967 《送小师元贲》 宋·释重顯

愧尔求师,为吾弟子。
学虽无闻。
道亦可拟。
平飞辩月,照复流水。
斯意斯言兮如不忘,行行拂拂兮步兰芷。

968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释祖钦

东行西行,指天指地。
尽谓如来降生,我道魔王出世。
一棒打杀,贵图太平。
时当孟夏,麦绿桑青。

969 《秋兴一首》 宋·苏籀

进贤哗玉青云侣,十二阳秋閟城府。
飞鸣众里何少多,根墢道旁诚李苦。
肃然注仰耋浮图,珍重谁家木居士。
袖章陈列有伦叙,终更右移聊改步。

970 《游鼓山一首》 宋·苏籀

呼船起柁乘潮平,掠窗飘箔疏雨倾。
漱石枕流东道主,栉风沐雨吾曹行。
百寻悬瀑泻绅佩,两边乔木翔枅甍。
乞浆满瓯牛乳粥,纵酒下箸驼蹄羹。

971 《送王木叔推官满秩》 宋·孙应时

听雨宿空山,念当与君别。
起行意无柰,雨声转幽咽。
名贤去莲幕,一郡惨不悦。
人心到无言,冰寒炭故热。

972 《峡中歌》 宋·孙应时

峡中翠壁何峥嵘,排空百雉如层城。
重楼复道明丹青,神剜鬼刻斧鉴精。
呀然裂入兀不崩,飞流罅出悬珠璎。
旌旆夹道缤逢迎,霜锋雪锷立万兵。

973 《次韵政老夜坐有怀》 宋·王洋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
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
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
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

974 《杜少陵赠卫八处士韵别秉国》 宋·于石

昔君坐谈诗,古音振宫商。
昔我起舞剑,三尺星斗光。
我剑何慷慨,君诗何老苍。
感此一笑叹,徒成九回肠。

人生

975 《对镜芙蓉二岭相望仅三十里高不知几百尺十步》 宋·喻良能

石镜宁堪对,芙蓉不是花。
险中多虎迹,平处少人家。
曲六蛇行迥。
欹危鸟道斜。
白云宜入望,不怕乱山遮。

976 《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袁说友

巫山磊块山林姿,一邱一壑贪成痴。
寸峰拳石瞥眼过,张皇攫觅惟忧迟。
东南佳山多秀丽,就中所欠雄与奇。
饱闻巫山冠巴峡,奇峰十二相参差。

977 《杂曲歌辞·乐府》 唐·顾况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
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
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
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978 《田家三首(一作王勃诗)》 唐·王绩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
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
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
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979 《赠韩思彦》 唐·贺遂亮

意气百年内,平生一寸心。
欲交天下士,未面已虚襟。
君子重名义,直道冠衣簪。
风云行可托,怀抱自然深。
落霞静霜景,坠叶下风林。
若上南登岸,希访北山岑。

牡丹

980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唐·张九龄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
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
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 关于平道行的诗词 描写平道行的诗词 带有平道行的诗词 包含平道行的古诗词(14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