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宵的诗词(312首)

21 《琴曲歌辞·宛转行》 唐·张籍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
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
炉氲暗裴回,寒灯背斜光。
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
宛转复宛转,忆忆更未央。

22 《酬故人还山》 唐·宋鼎

举棹乘春水,归山抚岁华。
碧潭宵见月,红树晚开花。
肃穆轻风度,依微隐径斜。
危亭暗松石,幽涧落云霞。
思鸟吟高树,游鱼戏浅沙。
安知馀兴尽,相望紫烟赊。

23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唐·储光羲

红荷碧筱夜相鲜,皂盖兰桡浮翠筵。
舟中对舞邯郸曲,月下双弹卢女弦。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
借问高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

24 《有竹一篇七章》 唐·萧颖士

有竹斯竿,于阁之前。
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
有竿斯竹,于阁之侧。
君子秉操,惟其正直兮。

25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唐·李白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26 《拟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27 《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 唐·韦应物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
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
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28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唐·杜甫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29 《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唐·杜甫

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
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谿谷黑。

30 《恨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叙事抒情无奈思乡

31 《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 唐·钱起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
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
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

32 《宿韦员外宅》 唐·耿湋

传经韦相后,赐笔汉家郎。
幽阁诸生会,寒宵几刻长。
座中灯泛酒,檐外月如霜。
人事多飘忽,邀欢讵可忘。

33 《晨游昌师院》 唐·窦群

深庭芳草浓,晓井山泉溢。
林馥乱沈烟,石润侵经室。
幽岩鸟飞静,晴岭云归密。
壁藓凝苍华,竹阴满晴日。
生期半宵梦,忧绪仍非一。
若无高世心,安能此终毕。

34 《七夕诗(同用期字)》 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35 《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 唐·李益

蘅若夺幽色,衔思恍无悰。
宵长霜雾多,岁晏淮海风。
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露凝朱弦绝,觞至兰玉空。

36 《寄周恽》 唐·于鹄

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
去年相伴寻山客,明月今宵何处游。

37 《寄周恽》 唐·于鹄

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
去年相伴寻山客,明月今宵何处游。

38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 唐·权德舆

耿耿宵欲半,振衣庭户前。
浩歌抚长剑,临风泛清弦。
晴霜丽寒芜,微月露碧鲜。
杉梧韵幽籁,河汉明秋天。

39 《元和圣德诗》 唐·韩愈

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维是元年,有盗在夏。

40 《秋怀诗十一首》 唐·韩愈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 关于幽宵的诗词 描写幽宵的诗词 带有幽宵的诗词 包含幽宵的古诗词(3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