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底行的诗词(1382首)

741 《又和题(一首)》 明·周永年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742 《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明·朱凯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
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

743 《周玄初祷雨诗》 明·朱友谅

道人鞭龙出潭底,黑云一片山头起。
仰看红日不见光,黑龙头摇白龙尾。
有时登坛步七星,一呼一吸成雷霆。
白波翻空海水立,银河落地天瓢倾。

744 《寿柳处士用美宣地官韵》 明·庄昶

年华不敢去堂堂,老恋山光及水光。
尘梦几看浮世短,白云交付此杯长。
柳根怪石方床枕,眼底秋灯细字行。
小阮年年无限意,长江分遣到壶觞。

745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746 《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白居易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747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唐·白居易

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
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
狐兔同三径,蒿莱共一壥。
新园聊铲秽,旧屋且扶颠。

748 《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749 《慈湖夹阻风五首》 宋·苏轼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750 《江西》 宋·苏轼

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舟行十里磨九泷,篙声荦确相舂撞。
醉卧欲醒闻淙淙,真欲一口吸老庞。
何人得俊窥鱼矼,举叉绝叫尺鲤双。

751 《栖贤三峡桥》 宋·苏轼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
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752 《送岑著作》 宋·苏轼

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拙则近于直,而直岂拙欤。
夫子静且直,雍容时卷舒。
嗟我复何为,相得欢有余。

753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 宋·苏轼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
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
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敢睎。
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

754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宋·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755 《次韵僧潜见赠》 宋·苏轼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756 《赠葛苇》 宋·苏轼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
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
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757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 宋·苏轼

缩颈夜眠如冻龟,雪来惟有客先知。
江边晓起浩无际,树杪风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变尽沧浪髭。
方知阳气在流水,沙上盈尺江无澌。

758 《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宋·苏轼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759 《游道场山何山》 宋·苏轼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760 《送王伯AA28守虢》 宋·苏轼

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
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渌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争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来,欲饮三堂无事酒。

* 关于底行的诗词 描写底行的诗词 带有底行的诗词 包含底行的古诗词(13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