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哉的诗词(1106首)

81 《善哉行四解》 魏晋·曹叡

赫赫大魏。
王师徂征。
冒暑讨乱。
振耀威灵。

82 《善哉行》 魏晋·曹叡

我徂我征。
伐彼蛮虏。
练师简卒。
爰正其旅。

83 《南归诗十八首》 明·李流芳

十年渡扬子,狎此如衽席。
今始识风波,呼吸投不测。
举世皆骇机,避就本无益。
不死亦偶然,余生真可惜。

84 《送傅守归》 宋·刘宰

濯缨沧浪水,为爱沧浪清。
明明中兴主,斋居方厉精。
疏傅不自惜,决去鸿毛轻。
滥觞尔何如,咄哉檀长卿。

85 《送方员外力疾归吴兴》 明·张羽

终年不出户,出户即相违。
疾病欣在告,田园应暂归。
天寒孤舟发,岁莫行人稀。
棹师遵旧路,田翁识故衣。

86 《蔡琰归汉图》 宋·林景清

文姬别子地,一骑轻南驰。
伤哉贤王北,一骑挟二儿。
二儿抱父啼,问母何所之。
停鞭屡回首,重会知无期。

87 《送熊退斋归武夷》 宋·蜀翁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88 《送郑待制闳中归闽》 宋·孙升

清晓都门祖帐开,路人相与欢贤哉。
流尘几翳看山眼,落日休停别酒杯。
何待诸生留北阙,自存遗直在东台。
连江四老嗟谁在,白首今朝只独来。

89 《秋晴出游归偶赋》 明·张掞

江雨夜来歇,日出残氛散。
掩书下帷行,独步泾边岸。
岸竹泛晴光,泾流乱以灿。
清风吹浏浏,谁识水上涣。

90 《归途杂诗二首》 明·金大车

弱冠理玄训,文苑思驰声。
奔走二十年,饥寒苦躬耕。
苟禄非所甘,恣我遗世情。
王充论《潜夫》,子云著《玄经》。
昔贤获我心,所务身后名。
勖哉事铅椠,姑以毕余生。

91 《赋得罗汉洞送陈宗进归会稽》 明·吴伯宗

古洞根石壁,嵌空隐崔嵬。
闻昔有异人,拄杖曾一来。
灵迹已缅邈,洞门闭青苔。
枯木寒未花,千年待谁开。

92 《义门郑仲舒先生得请归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亲》 明·张孟兼

郑公去年离北平,束书抱病来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惊,开颜握手言再生。
自从南北屦构兵,日夜怅望乡关情。
几回寄书雁南征,中心摇摇若悬旌。

93 《己酉赴试白下病归得杂咏五首》 明·郑胤骥

病起犹未王,言归聿何速。
所叹鸡肋微,犹成道旁筑。
得失一以分,宁免相刺促。
快哉良友言,自计亦已熟。

94 《奉送六舅归陆浑》 唐·王维

伯舅吏淮泗。
卓鲁方喟然。
悠哉自不竞。
退耕东皋田。
条桑腊月下。
种杏春风前。
酌醴赋归去。
共知陶令贤。

95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 宋·苏轼

东阡在何许,寒食江头路。
哀哉魏城君,宿草荒新墓。

96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宋·苏轼

索漠齐安郡,従来著放臣。
如何风雪里,更送独归人。
瘦骨寒将断,衰髯摘更稀。
未甘为死别,犹恐得生归。

97 《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 宋·苏轼

〔熙宁十年,诏以龙山废佛祠为表忠观。
元丰二年,通教自杭来,见予于吴兴。
问:“观亦卒工乎?”曰:“未也,杭人比岁不登,莫有助我者。
”余曰:“异哉,杭人重施轻财,是不独为福田也,将自托于不朽,今岁成矣,子其行乎?”及还,作诗送之。

98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宋·苏轼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99 《送程公辟得谢归姑苏》 宋·王安石

东归行路叹贤哉,碧落新除宠上才。
白傅林塘传画去,吴王花鸟入诗来。
唱酬自有微之在,谈笑应容逸少陪。
除此两翁相见外,不知三径为谁开。

100 《独归》 宋·王安石

锺山独归雨微冥,稻畦夹冈半黄青。
疲农心知水未足,看云倚木车不停。
悲哉作劳亦已久,暮歌如哭难为听。
而我官闲幸无事,北窗枕簟风泠泠。
於时荷花拥翠盖,细浪嬲雪千娉婷。
谁能欹眠共此乐,秋港虽浅可扬舲。

* 关于归哉的诗词 描写归哉的诗词 带有归哉的诗词 包含归哉的古诗词(11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