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棹的诗词(937首)

421 《淅上(一作江淅上)》 唐·司空图

华下支离已隔河,又来此地避干戈。
山田渐广猿时到,村舍新添燕亦多。
丹桂石楠宜并长,秦云楚雨暗相和。

422 《江行》 唐·李咸用

潇湘无事后,征棹复呕哑。
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
鱼残沙岸草,蝶寄洑流槎。
共说干戈苦,汀洲减钓家。

423 《咏史诗·牛渚》 唐·胡曾

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424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唐·罗隐

乱罹时节懒登临,试借条风半日吟。
只有远山含暖律,不知高阁动归心。
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丈阴。
自笑疏慵似麋鹿,也教台上费黄金。

425 《渔者》 唐·翁洮

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
苇岸夜依明月宿,柴门晴棹白云归。
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

426 《寄献湖州从叔员外》 唐·郑谷

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远看城郭里,全在水云中。
西阁归何晚,东吴兴未穷。
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蘋风。
歌缓眉低翠,杯明蜡翦红。
政成寻往事,辍棹问渔翁。

427 《途中》 唐·吴融

一棹归何处,苍茫落照昏。
无人应失路,有树始知春。
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
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

428 《赋雪十韵》 唐·吴融

雨冻轻轻下,风干淅淅吹。
喜胜花发处,惊似客来时。
河静胶行棹,岩空响折枝。
终无鹧鸪识,先有鶺鴒知。

唐诗三百首秋天怀古

429 《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唐·韦庄

嵇阮相将棹酒船,晚风侵浪水侵舷。
轻如控鲤初离岸,远似乘槎欲上天。
雨外鸟归吴苑树,镜中人入洞庭烟。
凭君不用回舟疾,今夜西江月正圆。

430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 唐·韦庄

一叶南浮去似飞,楚乡云水本无依。
离心不忍闻春鸟,病眼何堪送落晖。
掺袂客从花下散,棹舟人向镜中归。
夫君别我应惆怅,十五年来识素衣。

431 《夜雪泛舟游南溪》 唐·韦庄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
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
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
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432 《章江作》 唐·韦庄

杜陵归客正裴回,玉笛谁家叫落梅。
之子棹从天外去,故人书自日边来。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欲问维扬旧风月,一江红树乱猿哀。

433 《汉上登舟忆闽》 唐·翁承赞

汉皋亭畔起西风,半挂征帆立向东。
久客自怜归路近,算程不怕酒觞空。
参差雁阵天初碧,零落渔家蓼欲红。
一片归心随去棹,愿言指日拜文翁。

434 《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钱珝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435 《晚泊富春寄友人》 唐·喻坦之

江钟寒夕微,江鸟望巢飞。
木落山城出,潮生海棹归。
独吟霜岛月,谁寄雪天衣。
此别三千里,关西信更稀。

旅途游记女子

436 《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 唐·蒋肱

江头朱绂间青衿,岂是仙舟不可寻。
谁敢强登徐稚榻,自怜还学谢安吟。
月凝兰棹轻风起,妓劝金罍尽醉斟。
剪尽蜡红人未觉,归时城郭晓烟深。

437 《和许给事伤牛尚书》 唐·刘斌

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
况乃非常器,遭逢兴运秋。
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
经纶资百物,樽俎寄皇猷。

438 《续古二十九首》 唐·陈陶

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
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
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
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

439 《又送赴关》 唐·李中

心似白云归帝乡,暂停良画别龚黄。
烟波乍晓浮兰棹,魂梦先飞近御香。
一路伴吟汀草绿,几程清思水风凉。
想应敷对忠言后,不放乡云离太阳。

440 《走笔送义兴令赵宣辅》 唐·徐铉

闻君孤棹泛荆谿,陇首云随别恨飞。
杜牧旧居凭买取,他年藜杖愿同归。

* 关于归棹的诗词 描写归棹的诗词 带有归棹的诗词 包含归棹的古诗词(9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