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注的诗词(356首)

221 《五月七日先皇帝忌辰次涯翁先生诗韵》 明·杨一清

白头攀望鼎湖弓,犹忆含香侍从同。
周咏恩深余《湛露》,虞弦响绝更薰风。
伤心遗诏龙沙外,注目宸容豹尾中。
六载归朝无寸补,轻车空踏软尘红。

222 《江边思家》 明·周玉如

北望一含愁,归心俯碧流。
滩虽注南海,湘亦接巴流。
天阙当牛斗,台城枕石头。
侬家生长地,终岁信悠悠。

223 《蓝田山石门精舍 ?》 唐·王维

〔英华以前八句另为一首。
注云。
集本二诗共为一首。

224 《丁宇田家有赠》 唐·王维

〔英华作田家赠丁禹。
注云。
集作丁宇。
误也。

225 《送刘寺丞赴余姚》 宋·苏轼

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讴吟思归出无计,坐想蟋蟀空房语。
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

226 《送刘寺丞赴余姚》 宋·苏轼

中和堂後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讴吟思归出无计,坐想蟋蟀空房语。
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

227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 宋·苏轼

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
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
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228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 宋·苏轼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229 《奉和成伯大雨中会客解嘲》 宋·苏轼

乐事难并真实语,坐排用意多乖误。
兴来取次或成欢,瓦钩却胜黄金注。
我生祸患久不择,肯为一时风雨阻。
天公变化岂有常,明月行看照归路。

230 《百步洪二首》 宋·苏轼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231 《老人行》 宋·苏轼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
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
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

232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 宋·苏轼

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
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
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

233 《东阳水乐亭(为东阳令王都官概作·)》 宋·苏轼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
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流泉无纟玄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234 《百步洪二首(并叙)》 宋·苏轼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余时以事不得往,夜着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喟然而叹。
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235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 宋·苏轼

戏请黄鲁直学士秦少游贤良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
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
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236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後,归飞体更轻。

夏天

237 《秋娘诗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为李锜妾。
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

238 《赠彭器资》 宋·王安石

鄱水滔天竟东注,气泽所锺贤可慕。
文章浩渺足波澜,行义迢迢有归处。
中江秋浸两崖间,逆洄与我相往还。
我挹其清久未竭,复得纵观於波澜。
放言深入妙云海,示我仙圣本所寰。
楞伽我亦见彷佛,岁晚所悲行路难。

239 《咏寒宵》 唐·温庭筠

寒宵何耿耿,良宴有余姿。
宝靺徘徊处,熏炉怅望时。
曲琼垂翡翠,斜月到罘罳。
委坠金釭烬,阑珊玉局棋。

240 《送陈太初道录》 宋·秦观

先生簪绂後,世系本绵瓜。
驻马生枯骨,回车济病蛇。
带云眠酒市,和月醉渔家。
落日千山路,西风一枕霞。

* 关于归注的诗词 描写归注的诗词 带有归注的诗词 包含归注的古诗词(3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