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论的诗词(1791首)

41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唐·邵谒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
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
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
心中岂不切,其如行路难。

42 《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唐·陆龟蒙

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
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

43 《东归诗》 唐·卢尚卿

九重丹诏下尘埃,深锁文闱罢选才。
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
自从玉帐论兵后,不许金门谏猎来。
今日灞陵桥上过,路人应笑腊前回。

44 《送樊琯司业归朝》 唐·唐彦谦

近者苏司业,文雄道最光。
夫君居太学,妙誉继中行。
汲郡陵初发,汾阴箧久亡。
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

45 《送人下第归江州》 唐·许彬

名高不俟召,操赋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音待更论。

46 《送苏处士归西山》 唐·许彬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
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
深溪猿共暮,绝顶客来稀。
早晚还相见,论诗更及微。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写山写鸟励志哲理

47 《送李处士归山》 唐·许彬

旧山来复去,不与世人论。
得道书留箧,忘机酒满尊。
溪轩松偃坐,石室水临门。
应有频相访,相看坐到昏。

48 《送韩从事归本道》 唐·王贞白

献捷灵州倅,归时宠拜新。
论边多称旨,许国誓亡身。
马渴黄河冻,雁回青冢春。
到蕃唯促战,应不肯和亲。

49 《蕃寇侵逼,南归道中》 唐·李洞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
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
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
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50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一作省归郎)》 唐·李洞

病居废庙冷吟烟,无力争飞类病蝉。
槐省老郎蒙主弃,月陂孤客望谁怜。
税房兼得调猿石,租地仍分浴鹤泉。
处世堪惊又堪愧,一坡山色不论钱。

51 《送蒯司录归京(亮)》 唐·徐铉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春天闺怨

52 《送蒯司录归京(亮)》 唐·徐铉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53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 唐·徐铉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
主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薪唯有君。
金紫满身皆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群。
鹤归华表望不尽,玉笥山头多白云。

54 《送孙舍人归湘州》 唐·梁陟

盛才倾世重,清论满朝归。
作隼他年计,为鸳此日飞。
比肩移日近,抗首出郊畿。
为报清漳水,分明照锦衣。

55 《归山作》 唐·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
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56 《送坚上人归杭州天竺寺》 唐·清江

十年劳负笈,经论化中朝。
流水知乡近,和风惜别遥。
云山零夜雨,花岸上春潮。
归卧南天竺,禅心更寂寥。

57 《送崔詹事论之上都(崔尝典吴兴)》 唐·皎然

金虎城池在,铜龙剑珮新。
重看前浦柳,犹忆旧洲蘋.
远思秦云暮,归心腊月春。
青园昔游处,惆怅别离人。

58 《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 唐·皎然

远山湖上小,青翠望依稀。
才向窗中列,还从林表微。
色浓春草在,峰起夏云归。
不是蓬莱岛,如何人去稀。

59 《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 唐·皎然

远山湖上小,青翠望依稀。
才向窗中列,还从林表微。
色浓春草在,峰起夏云归。
不是蓬莱岛,如何人去稀。

60 《送中观进公归巴陵》 唐·齐己

一论破双空,持行大国中。
不知从此去,何处挫邪宗。
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
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

* 关于归论的诗词 描写归论的诗词 带有归论的诗词 包含归论的古诗词(17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