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迹的诗词(1552首)

901 《重游姑苏登黄氏旧楼》 明·许穆

吴门烟柳绿参差,倚遍阑干有所思。
雨暗园林花落早,春寒帘幕燕归迟。
峨眉尚想台前月,鹤发空添镜里丝。
一曲悲歌吊陈迹,伤心不似旧游时。

902 《宿武阳川》 明·杨荣

天外鸟归尽,川原月上初。
落花孤屿寂,残烛短篷虚。
异语闻商税,长歌识夜渔。
因悲湖海迹,已是十年余。

903 《关外纪行四十韵》 明·殷奎

一下东吴船,久留中立县。
故人致殷勤,行役成迁延。
忽惊月破腊,况喜雪见夋。
游壮乏厚装,期愆畏多谴。

904 《杂诗三首》 明·于慎行

延陵有长剑,宝若千金璧。
闭匣泣风雨,开匣干星日。
骏马与名都,罗列终不易。
服之适异土,见谓铅刀质。

905 《与慈邑诸公会宿茅甫生驻鹤楼得夜字》 明·张宣

白水冒平田,积阴过初夏。
风雨招友生,琴樽相慰藉。
飞梯倚孤撑,连峰竞回迓。
晦冥岩壑变,空翠林木亚。

906 《题白石翁画虞山古桧》 明·张渊

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
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夭矫飞龙形。
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
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桑海。

907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908 《辞世述》 明·赵宜生

浮云归大壑,敛迹随风去。
我生等浮云,亦与飘风遇。
驰送山谷中,邈然不知处。
云散风已息,澄秋廓天宇。
庶云大化尽,讵为身后虑。

909 《深秀亭暮春述怀》 明·志琼中公

空庭雨湿聚华茵,回首东风忆远人。
玉砌香消行迹断,雕阑吟彻别愁新。
楼台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旧日春。
归燕多情还恋主,衔泥双拂画梁尘。

910 《王均章画虞山图》 明·周榘

中阳山人思超逸,图写江山用金碧。
沧海红尘几度飞,尚有人间留妙迹。
层峦万叠烟雾浮,禅宫道院当山头。
浮屠屹立遥汉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911 《留别西湖兼柬孔文谷万鹿园赵龙岩田豫阳童南》 明·周诗

淹薄武林游,重轮忽四望。
兴谐谢客幽,迹类向长放。
崇岭遵逶纡,澄湖泛滉瀁。
莲刹诣诸天,香台遍昭旷。

912 《池口舟中见九华山》 明·周浈

贞履无素期,劳生意恒窘。
谁云戒戎路,曾是返初隐。
水宿淹长晷,山行阻修畛。
缥缈对雄标,巑岏发奇蕴。

913 《太液池送黄淮辞政》 明·朱瞻基

天香早折仙桂枝,笔花五彩开凤池。
蓬莱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
永乐圣人临御初,鞠躬稽首陈嘉谟。
仁宗监国文华殿,左右谋猷共群彦。

914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唐·李白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915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916 《丁宇田家有赠》 唐·王维

〔英华作田家赠丁禹。
注云。
集作丁宇。
误也。

917 《韦侍郎山居》 唐·王维

幸忝君子顾。
遂陪尘外踪。
闲花满岩谷。
瀑水映杉松。

918 《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 唐·王维

崔录事(册4卷125页1252a)
解印归田里。
贤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侠。

919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唐·白居易

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
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
狐兔同三径,蒿莱共一壥。
新园聊铲秽,旧屋且扶颠。

920 《念奴娇·凭高眺远》 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中秋节月亮

* 关于归迹的诗词 描写归迹的诗词 带有归迹的诗词 包含归迹的古诗词(15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