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径处的诗词(1176首)

81 《寻裴处士》 唐·孟浩然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贞。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日,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82 《有为予言乌龙高嶮不可到处有僧岩居不知其年》 宋·陆游

嶮绝无微径,淙潺有细流。
寒岩依作屋,堕毳拾为裘。
木客求相识,毛人约共游。
百年如一瞬,尘世几公侯。

83 《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 宋·陆游

断筰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
少城已破繁华梦,老境聊寻汗漫游。
斜日驿门双堠立,早霜风叶一林秋。
诗材满路无人取,准拟归骖到处留。

84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宋·杨万里

遥松烟未销,近竹露犹滴。
石峰矜孤锐,喜以江自隔。
清潭涵曦紫,碧岫过云白。
回瞻宿处堤,路转不可觅。

85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宋·杨万里

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
兼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
挂席上真阳,好山忽无数。
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
不应官道傍,乃有见山处。
借识卫叔玠,未睹乐彦辅。
石峰难再得,舟过更回顾。

86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宋·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送别宋词三百首

87 《水调歌头·三径当松竹》 宋·无名氏

三径当松竹,五亩足烟霞。
个中卜宅,蓬山佳致足君家。
前有书江环绕,後有横岗崪嵂,万象总森罗。
输奂翬飞处,此屋岂无华。

88 《踏莎行·花径争穿》 宋·无名氏

花径争穿,珠帘屡认。
正逢梅雨芹泥润。
画梁无处可安巢,玉纤为把花枝衬。
社日才来,端阳已近。
寻巢为甚偏迟钝。
算来一似凤鸾期,蹉跎

89 《瑞鹤仙·赏残陶径菊》 宋·无名氏

赏残陶径菊。
正袅袅愁予,风凄露肃。
何人抱幽独。
更檐马锵金,廊鱼响木。

90 《平昔于王褒赠周处士八绝中喜诵其龙尾禅室一》 宋·晁说之

山头百尺井,有径看如失。
唯有参横时,山人起自汲。

91 《平昔于王褒赠周处士八绝中喜诵其龙尾禅室一》 宋·晁说之

何许人到来,得药寻归径。
吾庐月不落,象外独常静。

92 《通幽花径》 宋·曾几

一径夹青葱,无人到幽处。
花发晓莺啼,欣得得佳趣。

93 《兴元府园亭杂咏·垂萝径》 宋·文同

长萝托高株,晻暧蔽烟雾。
垂蔓已百尺,更引欲何处。
愿少放余条,恐伤君所附。

94 《赠周处士诗》 南北朝·庾信

九丹开石室。
三径没荒林。
仙人翻可见。
隐士更难寻。
篱下黄花菊。
丘中白雪琴。
方欣松叶酒。
自和游仙吟。

95 《过静林寺与径山老禅曳杖溪滨俯浅涧寒冽可照》 宋·毛滂

寒溪数寸尔,下有万里天。
烟云自变怪,寸碧殊湛然。
蘋风亦可人,宁妨暂漪涟。
终观镜面平,与君受媸妍。

96 《次韵子瞻再游径山》 宋·苏辙

我兄东南游,我亦梦中去。
径山闻已熟,往意穿云雾。
梦经山前溪,足冷忽先渡。
举头云峰合,到寺霜日莫。

97 《次韵子瞻游径山》 宋·苏辙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
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
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

98 《同诸公寄阆州隆灵山王处士》 宋·杨亿

玄晏先生早著书,圣朝未降輭輸车。
满头霜雪机心息,三径蓬蒿俗客疏。
千首好诗传辇轂,一枝仙桂耀门闾。
汉庭得意真知己,应为清宵诵子虚。

99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 宋·张元干

忽辞鼓山行,便作径山去。
道人孤飞云,腰包咄嗟具。
两边兄弟间,杨岐一条路。
禅许众人参,院要大家住。

100 《晨光亭夹径草深庵僧澄锄去之将种桃李》 宋·朱翌

径荒随处长蓬蒿,忽告通幽且尽薅。
已问花翁移郁李,竟从金母折蟠桃。
住庵事简吾何力,种树功高子有劳。
吏用公材当小试,把锄来趁雨如膏。

* 关于径处的诗词 描写径处的诗词 带有径处的诗词 包含径处的古诗词(11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