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循的诗词(81首)

61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宋·阳枋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
明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62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宋·阳枋

自脱攀笼役,潜心克己私。
是求从此日,非莫问前时。
郡改山元在,江流石不移,人心日澜倒,先觉仰扶持。

63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宋·阳枋

浅见论成败,先几烛是非。
端倪还眇眇,勋绩自巍巍。
学僻门常掩,诗枯毫懒挥。
何时住岩下,质问此心微。

64 《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 宋·阳枋

五峰高处五云新,黄石先生非避秦。
圯上未空书出袖,岩前元自易无尘。
烟霞窟冷苦留客,云雾窗虚亦可人。
好为苍生彻蒸暑,天边散与一襟春。

65 《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 宋·阳枋

自得遗书学子房,拟来辟谷并山阳。
仙乡不秘眼前道,俗相惭无肘后方。
经叶再传新雨露,桃花重发旧门墙。
呼儿慕后蓬莱还,勤爇南丰不尽香。

66 《挽黄循斋》 宋·阳枋

桂胜炉峰月,香飘字水春。
姓名天下客,抱负洛中人。
膴仁方三纪,徂年未六旬。
循斋余售用,何必欢穷民。

67 《挽黄循斋》 宋·阳枋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68 《和制干陈循道惠鹤韵》 宋·李曾伯

怪得中宵梦羽衣,诗来恍见九皋飞。
期君与其淮淝捷,舍我曷为缑岭归。
愧乏缠腰娱彩服,喜将闻唳到柴扉。
凌云岂是笼中物,要学当年老令威。

69 《送循倅黄必昌之官》 宋·李昴英

好风佳月说龙川,人喜新来别乘贤。
才尽优为千里式,学今有用四书全。
黄门祠下挥吟笔,丞相岭头先着鞭。
莫但挽眉衔纸尾,忍教田里苦颠连。

70 《与子野过永仙观循西城以归邂逅李戒甫夕山西》 宋·仇远

坏垣荒迳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
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
杯余潄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
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

71 《与子野过永仙观循西城以归邂逅李戒甫夕山西》 宋·仇远

一笑相逢李伯时,树阴匝地绿云低。
林梢落日犹余丈,天下好山多在西。
我醉欲归须客送,君装已趣尚鹃啼。
明朝定有新诗句,且让溪翁向上题。

72 《二十九日出暗门循城至北关登舟》 宋·项安世

篮舆出郭转墙隈,欲老芙蕖尽意开。
天气已凉犹索热,官身得去未忙回。
舟行何物非诗句,病后无情是酒杯。
一笑团栾今在目,细挑灯火话蓬莱。

73 《辛酉二月十六日出暗门循城如北关登舟二首》 宋·张嵲

春水悠悠绕废台,竹舆幽辄转城隈。
路人不解知逐客,谓是寻春湖上来。

74 《辛酉二月十六日出暗门循城如北关登舟二首》 宋·张嵲

城国排云锁病身,岂知城外物华新。
非缘放逐循墙去,不见西湖万顷春。

75 《寄信州交代钱德循》 宋·孔武仲

处君以西轩之爽气,赠君以仙府之名花。
名花芬敷随晓日,爽气萧飒凌朝霞。
山川从此增秀色,尘埃不复留君家。
羡君年少气力锐,况有长才可经世。

76 《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复依韵》 宋·陈普

晋士当年一岘山,高风千古邈难攀。
浮岚煖翠依然在,不入人间大梦关。

77 《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复依韵》 宋·陈普

櫂歌一唱醒群迷,先有胸中九曲溪。
仁智之真常莹彻,过门不入亦山栖。

78 《题赵循老立斋》 宋·方回

是身犹厦屋,下栋乃上宇。
一旦贺燕雀,千关庇风雨。
轮奂易翬飞,难致础上柱。
桓楹一以植,次第万厥户。

79 《循分》 宋·方回

閒与苍穹酹一杯,誓将坦荡答疏恢。
谁非身住蓬莱岛,汝自心和一滟澦堆。
事久终难逃定论,运亨岂必藉高才。
堕肤裂指河冰合,自有春风到早梅。

80 《直舍大风书事寄循道》 宋·杨时

枕书无寐首空搔,万窍嘘风正怒号。
雪意浮空迷远目,月木疏影见秋毫。
幽庭所藉惟荒草,妙理应须付浊醪。
谁念维舟江上客,落帆千里压云涛。

* 关于循循的诗词 描写循循的诗词 带有循循的诗词 包含循循的古诗词(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