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迹的诗词(523首)

81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唐·独孤及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凌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82 《送骆征君》 唐·陈润

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
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
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
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

83 《萧常侍瘿柏亭歌》 唐·卢纶

柏之异者山中灵,何人断绝为君亭。
云翻浪卷不可识,鸟兽成形花倒植。
莓苔旧点色尚青,霹雳残痕节犹黑。

84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唐·李端

有谋皆轗轲,非病亦迟回。
壮志年年减,驰晖日日催。
还山不及伴,到阙又无媒。
高卧成长策,微官称下才。

85 《宫词一百首》 唐·王建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
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女子宫怨

86 《筝柱子》 唐·朱湾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
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87 《游烂柯山》 唐·谢勮

独凌清景出,下视众山中。
云日遥相对,川原无不通。
自致高标末,何心待驭风。
宛演横半规,穹崇翠微上。

88 《游石堂观》 唐·萧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虚。
我来斯邑访遗迹,乃遇沈生耽载籍。

89 《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 唐·权德舆

晋季天下乱,安丘佐关中。
德辉霭家牒,侯籍推时功。
簪缨盛西州,清白传素风。
逢时有舒卷,缮性无穷通。

90 《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檗馆路上遇风雨作》 唐·权德舆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岩端,澍雨当山腹。

91 《秋怀诗十一首》 唐·韩愈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92 《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 唐·韩愈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
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93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94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95 《巽公院五咏》 唐·柳宗元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咏物组诗

96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97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刘禹锡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
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98 《武陵书怀五十韵》 唐·刘禹锡

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
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惊湍激箭奔。
积阴春暗度,将霁雾先昏。

99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唐·孟郊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
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送别

100 《吊元鲁山》 唐·孟郊

搏鸷有馀饱,鲁山长饥空。
豪人饫鲜肥,鲁山饭蒿蓬。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尧农。
君子耻新态,鲁山与古终。

唐诗三百首离别规劝

* 关于微迹的诗词 描写微迹的诗词 带有微迹的诗词 包含微迹的古诗词(5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