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忘本的诗词(618首)

81 《田侍郎归镇(一作上魏博田侍中八首)》 唐·王建

去处长将决胜筹,回回身在阵前头。
贼城破后先锋入,看著红妆不敢收。
熨帖朝衣抛战袍,夔龙班里侍中高。
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

82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唐·崔元翰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
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

春节

83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唐·权德舆

文行蕴良图,声华挹大巫。
抡才超粉署,驳议在黄枢。
自得环中辨,偏推席上儒。
八音谐雅乐,六辔骋康衢。

84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唐·权德舆

芳讯来江湖,开缄粲瑶碧。
诗因乘黄赠,才擅雕龙格。
深陈名教本,谅以仁义积。
藻思成采章,雅音闻皦绎。

85 《琴操十首·别鹄操》 唐·韩愈

(商陵穆子,娶妻五年无子。
父母欲其改娶,其妻闻之,中夜悲啸,穆子感之而作。
本词云:将乖比翼隔天端,

86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唐·韩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87 《送灵师》 唐·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乐府写柳

88 《古意》 唐·陈羽

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
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
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郎名。

89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唐·柳宗元

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
印文生绿经旬合,砚匣留尘尽日封。
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丈人本自忘机事,为想年来憔悴容。

抒怀孤寂愁苦

90 《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唐·柳宗元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91 《巽公院五咏》 唐·柳宗元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咏物组诗

92 《巽公院五咏·曲讲堂》 唐·柳宗元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93 《巽公院五咏·禅堂》 唐·柳宗元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94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唐·刘禹锡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
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
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95 《谒柱山会禅师》 唐·刘禹锡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
勉修贵及早,狃捷不知退。

96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唐·刘禹锡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
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
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97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98 《历阳书事七十韵》 唐·刘禹锡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

唐诗三百首黄河边塞

99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100 《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 关于忘本的诗词 描写忘本的诗词 带有忘本的诗词 包含忘本的古诗词(6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