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忽惊的诗词(1709首)

341 《深正卿得男以诗庆之》 宋·仲并

乃翁壁立千仞余,乃翁摛章锦不如。
英风雅韵来无尽,川媚还复生明珠。
华堂宁无侍巾栉,娉婷试问谁空姝。
婵娟深锁人不见,忽惊清晓悬门弧。

342 《俞义仲挽诗》 宋·曾协

适意平生水竹居,雌黄在手为藏书。
久看英子声名早,常恐良朋过往疏。
方喜安舆迎采袖,忽惊平陌走丧车。
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泪满裾。

343 《和张倅湖上十绝》 宋·姜特立

旷士同游兴自浓,那堪霁景上瞳曨。
忽惊画手开千嶂,不见愁眉蹙两峰。

344 《王君便衣挽章其子迁其母同穴》 宋·姜特立

伉俪存亡隔,孤坟一驿西。
忽惊双剑合,无复只鸾栖。
路接先茔近,云藏塔岫低。
归乎了无憾,送骑满山蹊。

345 《邸报改元得雪》 宋·姜特立

天意阴晴冻未分,忽惊璧璐散纷纭。
梅花露白难夸客,麦本藏青预策勋。
野水断流鱼入槮,江云垂地雁迷群。
太平天子新鸿号,感召端由叶气薰。

346 《山园四咏·醒心亭》 宋·姜特立

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我今醒心亭,正与醉为媒。
醒心非醒酒,所醒遗形骸。
如病得大丹,如梦忽惊回。

347 《永嘉试院谢曾使君送酒》 宋·楼钥

一帘疎雨洗尘埃,满架酴醿自在开。
正恨烹茶杀风景,忽惊门外白衣来。

348 《天竺祷晴》 宋·楼钥

早奉天香祷白衣,迟明宿雾故凄迷。
忽惊红日穿林薄,无数碧山明涧溪。
上竺寺连中竺寺,苏公堤映白公堤。
湖光一碧几千顷,賸捲荷香送马蹄。

349 《鲍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诗寄坐客次韵》 宋·楼钥

鲍侯年少老文学,艺苑优游富耕穫。
胸中涵养自成趣,妙处正恐儿辈觉。
我慙门巷非尺五,字欲问奇谁与榷。
开樽竹院望同醉,遮眼脑脂何太虐。

350 《漫题》 宋·杨冠卿

著雨林花暗,敲风槛竹幽。
翠屏疏得梦,红叶忽惊秋。

351 《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 宋·虞俦

宦游踪迹一浮萍,末路从公盖已倾。
方喜溪山来入社,忽惊弦管作离声。
河梁恋恋看云别,剡棹看看载雪行。
从此江东还渭北,莫因契阔负诗盟。

352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赵蕃

坐对苍然暮色侵,忽惊萤烛度枝深。
少年嗜学犹余志,安得茅檐把卷临。

353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宋·赵蕃

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
苎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

354 《再次韵呈审知》 宋·赵蕃

秋风泠然动高竹,起并朝檐温体粟。
忽惊剥啄意谁何,乃是和诗重拜辱。
再三开阖手不置,不惟诗好字亦熟。
我虽年事滥催忝,于此论功真未足。

355 《登清虚亭》 宋·赵蕃

步上危亭欲细看,忽惊风雨暗江干。
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

356 《次韵刘寺簿二首》 宋·赵蕃

山寺方同祭祀斋,忽惊茧纸一诗开。
从今傥使亲余论,愿戒譍门许数来。

357 《薛君季常挽词》 宋·叶适

汩罗漫陨离骚经,伊洛源流今更清。
自别三年无信息,忽惊一日有铭旌。
乾坤未放虚空坏,蛮触犹须事业成。
桂树团圆半丘土,春风还许为君荣。

358 《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 宋·曹彦约

和氏得荆璞,眩走数百舍。
谓足奉至尊,过眼不售价。
有时置箧笥,光彩忽惊夜,持归弄儿女,足以照里社。

359 《题永州唐德明竹园》 宋·徐照

渭川千亩空闻说,得似君家亦是难。
畦仆不知生凤实,野翁只欲乞鱼竿。
忽惊残粉飘苍雪,最喜幽声胜远滩。
六月火云飞不尽,谁知此处独清寒。

360 《宿翁卷书斋》 宋·徐照

一山秋色同谁看,又复相寻出郭来。
邻笔种成高碍月,井泉汲少近生苔。
忽惊寒事砧初动,不辨晨光户尽开。
君爱苦吟吾喜听,世人谁更重清才。

* 关于忽惊的诗词 描写忽惊的诗词 带有忽惊的诗词 包含忽惊的古诗词(17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