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恒说的诗词(41首)

21 《送石处士序》 唐·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
有荐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
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

古文观止规劝序文

22 《公子重耳对秦客》 先秦·佚名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古文观止写人历史故事

23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24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25 《齐桓晋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

26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27 《缘识》 宋·宋太宗

白发长,眉似雪,宗禅和尚何分别。
百尺高山足浮云,万丈海中有明月。

28 《楞严经偈》 宋·蔡卞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29 《絜矩书院示学子》 宋·章粲

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畅茂,是为德之亨。
金利秋向实,水贞冬日成。

30 《楸子树》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树,去岁移自东君家。
根深土冻重莫致,挽以两犍载一车。
方经旬日即蓓蕾,秋深结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气耳,来岁未必能芬葩。

31 《画虎行》 明·陆粲

山人视我画虎图,邀我为作《画虎行》。
我生城郭不识虎,向来浪说真无凭。
自从谪居傍夷落,时惊夜啸风生壑。
似闻行旅遭搏食,往往白骨撑丛薄。

32 《北征》 唐·杜甫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战争忧国忧民

33 《雪中狂言五首》 宋·张耒

请说吾乡人种麦,漫山恒野顷千百。
北风寒严大泽干,一腊何啻见三白。
春泥冰消土脉动,垄亩渐纵牛羊续。
街头作饼大如盘,一岁衣食事已毕。

34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宋·邵雍

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
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门嵩少寒。

35 《谒岱祠即事》 宋·晁补之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36 《赠初心相士》 宋·黎廷瑞

王识九江黥,侯许平阳奴。
臭奇恒互出,冠屦奄相逾。
此说偶奇验,人人生妄图。
曷不返吾照,湛然观本初。

37 《和胡定甫》 宋·仇远

几年野水倚扁舟,风雪尘埃暗绮裘。
齐鲁青山恒北望,江湖白鸟共东流。
杜陵骑马寻征路,李白题诗遍酒楼。
文学卑官何足说,直须揽辔觅封侯。

38 《送郡守汪充之移治严陵》 宋·陈傅良

挂梁龙骨经时蛰,井井黄云秋已及。
十日不雨民未急,使君日膳长蔬湆。
澄空飒飒云雾入,馌妇休眠儿觅笠。
村舂化出云子粒,市上明朝升二十。

39 《题宝塔》 宋·释印肃

塔本无缝,真如不动。
说此经处,涌出虚空。
释迦多宝,听说如梦。
东西无二,见见不同。

40 《逍遥咏》 宋·宋太宗

如来秘法谕恒沙,须是铅开汞上花。
烧鍊勿令伤血脉,凡情散乱损黄牙。
离男合度分明说,坎女和同不用夸。
大矣日中成九转,红浆一饮到仙家。

* 关于恒说的诗词 描写恒说的诗词 带有恒说的诗词 包含恒说的古诗词(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