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恬和的诗词(98首)

81 《僧道士蒋玉壶长歌》 明·刘基

先生清如玉壶冰,神闲志一精粹凝。
玄黄健顺六子承,和气块圠粗秽澄。
冲虚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无能。
火乌入海阴液升,鹑蛇受约不敢腾。

82 《和太祝端居有怀叔恬秘书》 宋·韩维

鄙生复田庐,疏绝豪俊俊。
侧聆杨生贤,名挂时辈口。
向风结遐想,几岁欲奔走。
比闻官旁郡,敛板不去手。

83 《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
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
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

84 《贺兰先生诗同陈恬叔易和节度使王汉忠韵》 宋·李廌

狭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
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

85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 宋·李廌

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风凄劲触霜林。
曩时蕙帐知何处,不见山人来苦吟。

86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 宋·李廌

嗟我衰迟行老矣,与君生死尚情深。
屈平贾谊何须旧,敬吊先生泪满襟。

87 《靖康迎驾行》 宋·邓肃

女真作意厌人肝,挥鞭直视无长安。
南渡黄河如履地,东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万兵气裂眦。
旌旗城上乱云烟,腰间宝剑凝秋水。

88 《扇子诗》 宋·李石

也不悲噫也不歌,只将恬淡养天和。
团蒲徒倚谁呼觉,梦里分明被佛呵。

89 《戏贻秋泉子》 宋·李流谦

桂椒发芳辛,水泉佐澄洁。
风味可人哉,醖藉固佳客。
清非伯夷隘,和异柳惠亵。
壶子与俱来,表里清彻骰。

90 《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 宋·魏了翁

山河两戒南北分,天地一气华戎钧。
譬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体为不信。
惟今愧虏相噬吞,人言雪耻兹其辰。
盍驱卞庄刺刺虎,又嗾庐{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91 《上曹宪使五十韵》 宋·程公许

骥不称其力,文当与德兼。
褊能多悻悻,小器成沾沾。
行世吾谁与,窥公意自厌,秉心漫以格,植操静而廉。

92 《卜算子·修练不须忙》 元·王哲

修练不须忙,自有人来遇。
已与白云结伴俦,常作词和赋。
静里转恬然,欢喜回花觑。
一个青童立面前,捧出长生簿。

93 《黄鹤洞中仙》 元·王哲

修练不烦忙,自有人来遇。
已与白云作伴俦,常作词和赋。
净里转恬然,欢喜回光觑。
一个青童立面前,捧出长生簿。

94 《蓦山溪·男儿一志》 元·侯善渊

男儿一志,莫把初心退。
决正处贞廉,把狂心、一齐割弃。
随缘任运,云水作生涯,青松下,翠筠中,别有真滋味。
清虚恬淡,便是余生计。

95 《紫极宫默轩》 宋·孔武仲

宴坐寂不语,先生心谓何。
逍遥疏世味,恬淡养天和。
一息忘言后,方知得象多。
壶中藏日月,鼎裹煮山河。

96 《桂台》 宋·舒岳祥

神龙不知身变化,犹认潜鳞为故我。
先生曾出雨八弦,浪静波恬归海卧。
先生两处领桂台,梦寐一生游学舍。
阿宜移扁就山窗,铁画银钩金钮鏁。

97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98 《次赵都使心田寿哉韵》 宋·杨公远

非园非圃亦非坰,寸地无多好力耕。
岂藉锄犁开旷荡,但除尘垢自和平。
云收月挂天长净,水止风恬浪不生。
寿域预营真得所,王家趼室可齐名。

* 关于恬和的诗词 描写恬和的诗词 带有恬和的诗词 包含恬和的古诗词(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