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愁的诗词(1260首)

21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唐·杜牧

处士有儒术,走可挟车輈.坛宇宽帖帖,符彩高酋酋。
不爱事耕稼,不乐干王侯。
四十馀年中,超超为浪游。
元和五六岁,客于幽魏州。

22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唐·杜牧

处士有儒术,走可挟车輈.坛宇宽帖帖,符彩高酋酋。
不爱事耕稼,不乐干王侯。
四十馀年中,超超为浪游。
元和五六岁,客于幽魏州。

23 《春望梁石头城》 唐·罗邺

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24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25 《长门怨》 明·邹亮

宠极爱怜初,憎生妒忌余。
隔花闻凤吹,卷幔望鸾舆。
夜月闲金屋,秋尘暗绮疏。
悲愁谁解赋,惟有马相如。

26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唐·杜牧

处士有儒术,走可挟车辀。
坛宇宽帖帖,符彩高酋酋。
不爱事耕稼,不乐干王侯。
四十余年中,超超为浪游。

27 《河北民》 宋·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28 《霾风》 宋·王安石

霾风携万物,暴雨膏九州。
卉花何其多,天阙亦已稠。
白日不照见,乾坤莽悲愁
时也独奈何,我歌无有求。

29 《送惠思上人》 宋·王安石

黄鹤抚四海,翻然落中州。
一听笙与镛,低回如有求。
飞鸣阿阁上,好与凤皇游。
顾怜鲁东门,无事反悲愁
岁晏忽惊矫,问胡不少留。
因知网罗外,犹有稻粱谋。

30 《自黄州至巴河游灵岩寺观孙仲谋刑马坛相传权》 宋·张耒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
人静好鸟鸣,睡余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
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31 《依韵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 宋·梅尧臣

南国易悲愁,西风起高树。
枯荷复送雨,度雁宁知数。
欲问北来音,系书复若故。
冥飞杳无迹,弋者徒有慕。

32 《送韩持国》 宋·梅尧臣

曰予非才敏,乃与世寡游。
三四洛阳友,过半已成丘。
晚节五六人,文行皆洁修。
韩氏棣萼盛,於我为薰莸。

33 《雁》 宋·王令

万里长为客,飞飞岂自由。
情知稻粱急,莫近网罗求。
关塞风高夜,江湖水落秋。
哀鸣徒自切,谁谓尔悲愁

34 《秋霁草堂闲望》 宋·魏野

草堂高逈胜危楼,时节残阳向晚秋。
野色青黄禾半熟,云容黑白雨初收。
依依永巷闻村笛,隐隐长河认客舟。
正是诗家好风景,懒随前哲却悲愁

35 《霜露吟》 宋·苏泂

短褐新冬逼,中流一棹孤。
旅程沙泊雁,行色树穿驴。
霜露悲愁骨,功名畏老夫。
平生知范蠡,尝胆会吞吴。

36 《九用喜雨韵三首》 宋·吴潜

家乡千里隔千岑,想见飞鸣鹤在阴。
留滞又烦已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
谩夸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37 《秋日即事八首》 宋·郭印

新筑茅庐古道傍,养成松竹可深藏。
西风颇动归欤兴,不是悲愁赋感伤。

38 《江畔老人愁》 唐·崔颢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赠别友情写人

39 《江畔老人愁》 唐·崔颢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边塞送别

40 《悲秋》 唐·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 关于悲愁的诗词 描写悲愁的诗词 带有悲愁的诗词 包含悲愁的古诗词(12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