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湍的诗词(186首)

81 《窗阴忽霁独往山下看梅》 宋·张嵲

千峰雪犹积,万木春已回。
穷阴倦羇束,忽欣阳景开。
徐步出衡门,中野展幽怀。
杖策遂侵寻,独下前山隈。

82 《宿直里店二首》 宋·刘宰

扁舟泛泛逐惊湍,朔吹飚飚作晓寒。
舣棹远来投野店,应门幸喜得儒冠。

83 《长林场海边道上》 宋·刘宰

海雾晚逾合,海风春更寒。
衰须欺薄老,老胆傲惊湍
业竹人家近,平沙客路宽。
明朝应更好,山翠扑征鞍。

84 《湘潭二首》 宋·孔武仲

县街重俯惊湍,正与湘江咫尺间。
侵齧最忧东汇水,蔽遮惟有北来山。
清流倒影楼台壮,白瓦连云市井间。
捍患持危功不小,亭亭千古镇荒湾。

85 《阳罗矶》 宋·孔武仲

石壮山狞不可干,倾江波浪作惊湍
残霞一抹吴天晚,正苦扁舟不上滩。

86 《四明山中十绝·莽广溪》 宋·戴表元

怪石惊湍吼不休,时时岩客饮寒牛。
谁知此水明州去,浸作琉璃万顷秋。

87 《十九日始晴》 宋·方回

今日檐仍滴,何人胆不寒。
晒帆船尚湿,扫市路才乾。
造化玄机转,生灵死命完。
传闻睦东馆,楼阁村惊湍

88 《源水叹》 宋·李复

岷山中断洮水来,分入西湖浸城址。
一落城阴不复回,余波日转臯兰尾。
阴风凄冽寒气早,愁雾惨澹边思起。
谁辩秋水澹无情,默观意亦有悲喜。

89 《送何祕丞》 宋·李覯

吴人作蜀官,万里泝惊湍
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
前史多循吏,乘闲更熟看。

90 《江上》 宋·释绍嵩

弱柳垂江翠,惊湍拍岸浮。
烟生山欲尽,春半水争流。
棹倚袁宏渚,云凝庾信愁。
艰难念时事,衰谢不能休。

91 《试诸生直庐书事》 宋·喻良能

长日初随彩线还,阴阴帘幕曲栏干。
白袍三百近洙泗,青桂两株如广寒。
下笔万蚕争食叶,为文三峡泻惊湍
谁知潦倒真无补,不愧无毡愧素餐。

92 《酒泉子 三闸奔湍(在嘉禾北,望吴门外?》 元·吴镇

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
今古送行人。
买妻耻醮藏羞墓。
秋茂邮亭*书处。
路逢樵子莫呼名。
惊起墓中灵。

93 《自马当而上至壶口三钟石苍崖壁立下瞰层渊湍》 宋·杨冠卿

千崖削苍壁,万仞临深渊。
老翁立其傍,习惯若自然。
笑歌惊波澜,步武生云烟。
我欲从之游,结茅山之巅。
举瓢酌天浆,醉拍洪崖肩。
明月夜横玉,共看凌波仙。

94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钓竿篇》 唐·沈佺期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节日元宵节

95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 唐·齐己

行路难,君好看,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奔湍。
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

96 《钓竿篇》 唐·沈佺期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

97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淮南幕府》 唐·刘长卿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
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98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淮南幕府》 唐·刘长卿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
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99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唐·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写水哲理

100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黄河抒怀感慨忧国忧民

* 关于惊湍的诗词 描写惊湍的诗词 带有惊湍的诗词 包含惊湍的古诗词(1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