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野的诗词(1194首)

601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宋·苏轼

六花薝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
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602 《天竺寺》 宋·苏轼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
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603 《异鹊》 宋·苏轼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於家。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可俯拏。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604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若炎字四首》 宋·苏轼

城中楼阁似鱼鳞,不见清风起白苹。
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羁人。
窥船野鹤何曾下,见烛飞虫空自驯。
绕郭荷花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

605 《跋姜君弼课册》 宋·苏轼

云兴天际,炊若车盖。
凝□未瞬,弥漫霮□。
惊雷出火,乔木麋碎。
殷地爇空,万夫皆废。
溜绠四坠,日中见昧。
移晷而收,野无完块。

606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宋·苏轼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
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607 《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 宋·苏轼

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
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
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
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

608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宋·苏轼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氲。
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609 《过溪亭》 宋·苏轼

身轻步稳去忘归,四柱亭前野彴微。
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610 《溪堂留题》 宋·苏轼

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
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
残雪照山光耿耿,轻冰笼水暗溶溶。
溪边野鹤冲人起,飞入南山第几重。

611 《中隐堂诗(SS〗并叙)》 宋·苏轼

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园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
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612 《武昌西山(并叙)》 宋·苏轼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
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613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 宋·苏轼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614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宋·苏轼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615 《异鹊(并叙)》 宋·苏轼

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饥得民。
有二鹊栖其厅事,讫侯之去,鹊亦送之,漳人异焉。
为赋此诗。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616 《天竺寺(并引)》 宋·苏轼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従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617 《江月五首(并引)》 宋·苏轼

岭南气候不常。
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
今岁九月,残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迟。
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

618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宋·王安石

身执略兮入西关,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水头宿兮草头坐,在野只教心胆破。
更备雕鞍教走马,玉骨瘦来无一把。
几回抛鞚抱鞍桥,往往惊堕马蹄下。

619 《老树》 宋·王安石

去年北风吹瓦裂,墙头老树冻欲折。
苍叶蔽屈忽扶疏,野禽从此相与居。
禽鸣无时不可数,雌雄各自应律吕。
我床拨书当午眠,能惊我眠聒我语。
古诗鸟鸣山更幽,我念不若鸣声收。
但忧此物一朝去,狂风还来欺老树。

620 《次韵杏花三首》 宋·王安石

看时高艳先惊眼,折处幽香易满怀。
野女强簪看亦丑,少教憔悴逐荆钗。

* 关于惊野的诗词 描写惊野的诗词 带有惊野的诗词 包含惊野的古诗词(1194首)